
泰和滨江三景
随着城滨江路的开通
泰和县滨江三景业已形成
它们是:
快阁
太平古寺目连庙
龙头山塔
忠文化:快阁
快阁雄踞在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城区东侧的泰和中学校园内。这座阁楼始建于唐代乾符元年(874),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它初为奉祀西方慈氏(俗称观音大士)之所,名"慈氏阁"。宋初太常博士沈遵任泰和县令期间,因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常登阁远眺,心旷神怡,遂易名"快阁"。史称:"阁曰快,自得之谓也"。
快阁名闻天下,始于宋代大诗人黄庭坚的名诗《登快阁》。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江西诗派首领,在北宋诗坛上,与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齐名,世号"苏黄"。黄庭坚任泰和知县时,也常登阁游憩,并于元丰五年(1082)赋诗一首: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这就是脍炙人口的《登快阁》诗。此后,"阁名遂大著"。史载:"迨黄太史庭坚继至,赋诗其上,而名闻天下"。
快阁因有黄庭坚的题诗,吸引了许多达官名流和饱学之士前来游览题咏,历经宋、元、明、清诸代不绝。著名的有南宋陆游、文天祥、杨万里,元代的刘鹗,明朝的王直、罗钦顺,清代的高咏等。历代题咏的诗篇数以百计,其中文天祥的《囚经泰和仰望快阁感赋》为黄庭坚《登快阁》诗之后最负盛名的诗篇。1278年10月,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广东,被元人所执,囚于船中,解往大都。船过泰和,文天祥望见快阁,如遇庐陵父老乡亲,作《囚经泰和仰望快阁感赋》,以志伤怀:"书生曾拥碧油幢,耻与群儿共竖降。汉节几回登快阁。楚囚今度过澄江。丹心不改君臣义,清泪难忘父母邦。惟恐乡人知我瘦,下帷绝粒坐蓬窗。"其凛然气节和赤子之情跃然纸上,至今读来令人感慨不已。
孝文化:太平古寺目连庙
目莲是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目莲是个既孝顺又很有慈悲心的人,从小就诚心向佛,后来出家当了和尚,他虔心习佛,修行日渐高深,甚至具有神通眼的能力。
因为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后堕落在的恶鬼道,过著吃不饱的生活,正在地狱里遭受饿鬼倒悬的苦刑。
目犍莲于是千辛万苦赶往地狱,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以钵盛饭给母亲充饥,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
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看著自己的母亲受煎熬,内心真是痛苦不堪,便立刻求佛祖指点他营救母亲脱离苦海,请教佛陀如何是好。
佛陀说:“你母亲生前自私刻薄,不做善事,生前罪孽太深重了所以才会有这种报应。要救她,不是你独自一人办得到的。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后一日,法善充满,你必须在七月十五日当天,为各地的出家人准备百味五果,供养他们。这样,集合了所有僧侣及众神的威力,不但可以救你的母亲脱离苦海,早日投胎,也可以解救别人的父母,让他们也脱离苦难。”佛为他念《盂兰盆经》,嘱咐他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以祭其母。
于是目连照著佛祖的指示去做,举行法会,诵经施食,终于解救母亲的灵魂。并普渡了别人的父母亲。 佛教称为「盂兰盆」法会。近代献瓜果、陈禾麻以祭先祖,固然有尝新的含义,也是盆祭的遗风。
义文化:龙头山塔
龙头山塔,俗名狗子脑塔。明万历年建。九级,高36米。明代列为"西昌八景"之一,是赣江水道泰和地标之一。 距江西省泰和县城约4.5公里。塔下有一深潭,水流湍急,非常险要,船民驾船或放排江中,望塔即知航路。塔与泰和公路大桥和泰和中学校园南隅的快阁遥遥相望,在堤岸绿树的衬托下,构成幅美丽而明快的天然水彩风景画。钩子脑塔原称龙头山塔系,因坐落在龙头山而得名。山上原有两塔并列,展现"塔颖双飞"景观,被列为"西昌八景"之一。
这两面座塔一左一右,右塔即为龙头山塔,系明万历年间泰和知县王元瑞倡建;左塔称狗子脑塔,同期所建。其名称源于当地一个民间传说。相传有一犬为护其主被遗失的帐本而饿毙于龙头山,主感其义,特于龙头山塔旁另建一塔来纪念义犬,便称此塔为狗子脑塔。后来,狗子脑塔被毁,仅留龙头山塔。因此事流传甚广,后人仍将龙头山塔习称狗子脑塔,演称狗子塔。
狗子脑塔为砖壁、空心、木板楼式结构,平面呈八边形,底座径宽约10米,周长24米,塔高36烽,壁厚2.87米。塔共九层,下五层有拱门,上四层为实门。塔身各层用砖迭砌腰檐,檐下有斗拱,自底层可盘旋而上至塔顶。从塔窗可眺望远景,俯瞰江流。整座古塔挺拔秀丽,气势恢宏,造形古朴,式艺精湛,名冠县内尚存的另五座古塔。如今,这座久享盛名的古塔仍兀立山顶,雄姿犹存。为了开发其风光资源,县政府有关部门规划对狗子脑塔进行整修,将重点抢修被毁坏的塔基、木板楼、夹墙踏蹬和塔顶,还其"青春"面目。京九铁路泰和大桥就坐落在狗子脑塔旁。狗子脑塔与大桥墩相互媲美,古塔新桥给泰和县城增添了不少诗情画意。(黄从周)
见习编辑:俞冰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