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全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推进部署会召开。县委书记孙英剑,县委副书记、县长廖文来,省野保中心副主任程春初,县委副书记范毅,县政协副主席刘英出席会议。
程春初代表指导服务组指出,要抓好宣传引导。通过乡镇动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发动乡村两级干部投入改革,动员广大林农参与、配合改革,把政策讲清、讲透,让广大林农深刻感受到此次改革带给他们实实在在的红利,赢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要抓好政策出台。要充分发挥林业资源禀赋优势,紧紧围绕“林改四问”,聚焦改革攻坚任务,在林地经营收益权发证、收储机构设立、林木采伐政策落实、天然林(公益林)精准落界等方面抓紧主动出台一些好政策。在“两山”转化、改革“放有温度、管有尺度”解决路经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推动改革见行见效。要抓好工作创新。继续结合资源禀赋特点,在增强生态保护和林业发展内生动力方面,争取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成熟泰和经验,为全省改革破题引路,继续向全省乃至全国宣传推广。
孙英剑强调,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必须站在高点、看在远处。全县上下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紧抓全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建设的宝贵契机,用好用活国家、省市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护佑绿水青山、赋能林业产业、助富山区林农、激活发展潜力,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必须找准落点、抓在细处。要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建立林业、自然资源、乡镇、村组多方联动机制,探索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导和支持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进山入林”。要采育结合,调优采伐政策,创优管理制度,改优森林林相,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要以绿生金,探索“企业出资出智+政府搭台+林农资源受益”碳汇合作开发模式,更好促进经济林、碳汇林、林下经济发展。要适度集中,通过扩大经营主体规模,放大国有林场效益,壮大林下养鸡产业,探索推广“国有林场+村集体+农户”“国有林场+民营林场”等合作经营模式,同时立足泰和乌鸡特色品牌,着力打造乌鸡养殖、中药材种植等可持续经营林业产业“百里示范带”。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必须打通节点、干在实处。要发挥林长制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作用,促进形成共抓、共管、共治的工作合力。各乡镇场、各部门单位要坚决扛起主体责任,组建工作专班,抓好日常调度和督促检查,全面推行清单制、台账制、销号制、督查制、通报制等机制,将责任落实到岗到人,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幸福茶馆”、文化广场等场所,以接地气的语言、生动的案例,及时将改革政策和举措送到林区、林企、林农。深入挖掘、选树宣传一批改革中的先进典型,真实反映我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生动实践,增强群众参与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关心林改、支持林改、参与林改和监督林改的良好氛围。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广大干部大胆闯、大胆试,结合重点改革突破攻坚战见行动,持续提升泰和在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宣传方面的影响力,为全省、全市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泰和经验”。
廖文来要求,要对标对表抓推进。各乡镇场、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此次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领会本次会议精神,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抓好各项改革任务的组织实施,精心统筹好工作力量,组建工作专班,研究制定务实有效的工作计划,确保改革任务逐项落实、见到实效。要先行先试抓推进。要持续深化集体林地“三权分置”运行机制,加快出台林权收储管理办法,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持续推进林权数字化建设。要发展林业适度规模经营,科学划定公益林和天然林范围,优化林木采伐政策,开拓茶油市场,积极发展乌鸡养殖、中药材等林下经济。要加强队伍建设,建立林业执法互联互通机制,妥善解决林权历史遗留问题。要高质高效抓推进。全县上下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压实责任、凝聚合力。各乡镇场要落实属地责任,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加强对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督促指导,圆满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会上,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及省、市有关会议精神;范毅解读了《泰和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县林业局、县自然资源局、桥头镇、水槎乡、江西银行有关负责人先后作交流发言。
记者:郭紫涵 刘祥
一级审核:赵凌桃
二级审核:李文智
三级审核: 贺国彬
监制:樊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