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泰和县城、禾市镇、螺溪镇以及井冈山等地方的群众餐桌上平添了一道美味,它就是由禾市镇丰垅村贫困户们种出的大球盖菇。而货俏价扬,贫困户也增加了一笔收入,欢欢喜喜过大年。
丰收的喜悦
丰垅村以种植水稻为主。田园化、建设高标准粮田,让丰垅村水旱无忧,年年丰收。但是,丰收也有丰收的烦恼:生产1公斤的稻谷会收获5公斤的稻草。这些年,村民都用上了液化气,养牛也少了,稻草没有去处。有的人就地焚烧,又污染空气,有几家还受了处罚。
2018年10月,第三届驻村扶贫工作队进驻后,村第一书记、队长廖小平似乎找到了帮扶良方,他首先来到了省农科院向专家请教。专家建议,可以利用这个稻草秆种菇。大球盖菇富含蛋白质、多糖、矿质元素、维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质,人体必需氨基酸齐全,投放市场广受欢迎。上西岗组肖少文、江华兰夫妇种了一亩,春节前后正是大球盖菇上市的旺季,肖少文骑着三轮车赶圩,一摞摞村子装进荷包,夫妻俩快乐地忙活着。村民们誉此菇为“摇钱菇”“懒汉菇”。
互帮互学
丰垅村把种大球盖菇作为扶贫项目,动员贫困户家家种菇。2019年,全村利用冬闲田、稻草种菇达20亩以上,目前都进入了收获期,产值可达40万元。群众再也不舍得焚烧稻草了。丰垅村委会主任邓华荣说:“转变思路,依靠科技,变废为宝,烧稻草污染的问题迎刃而解,保护了环境,增加了收入,一箭双雕。”(黄从周、肖旎、陈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