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 雷公岭战斗

雷公岭战斗,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追击国民党军败退逃往遂川方向发生在现泰和县苏溪镇上彭村(1954年以前属万安县白土乡管辖)的一次较为激烈的战斗。

1949年7月28日,泰和县城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四十四军独立第157师470团张团长和政委何郁亭,决定分两路追击国民党败军:一路渡过赣江沿泰(和)兴(国)公路追击地主武装江西省人民自卫军第三师第五团;一路沿泰(和)遂(川)公路追击敌第二十三军残部。

驻在上田乡寨头岭的敌二十三军一部被击后,逃往马家洲方向。驻在马缨冈上的一个机枪连,跨泰遂公路两边山头修筑了工事,企图阻止解放军前进,但抵挡不住解放军的进攻,于是沿公路逃往马家洲,同驻在武溪街附近的二十三军残部一起逃至白土街(今苏溪镇)。白土街周围十分开阔,可称得上是一个小平原,唯独中间有一座圆圆的山岭,像天上的雷公一样威严矗立中央,当地人尊称雷公岭。站在雷公岭的顶上,可鸟瞰四周,控抑八方。从风水学来说,雷公岭是一颗罗星,锁住水口,留住真气,苏溪盆地是块风水宝地。从军事角度来看,雷公岭是一头拦路虎,谁占领,谁就得地利。国民党第二十三军看好这一有利地形,就在山上修筑战壕,有两挺重机枪对准北方,阻击解放军进攻。山顶有不少迫击炮,山下方圆几里路都在其火力攻击之下。山脚下还设有许多岗哨,警戒解放军攻击。

可见,国民党军对此控制何等之严密!8月中旬,解放军从芦源、禾市、县城三方面同时包围了白土街,深入群众,了解敌情,派出侦察兵去摸掉敌军岗哨。敌军岗哨密集,有一解放军侦察兵牺牲,倒在小溪里,战斗结束后,尸体才从小溪中冲下来。摸岗难成功,解放军只好采取强攻,把炮兵营营长岳山找来。炮兵营向山上猛烈开炮,敌军慌忙向山下乱开炮,有一发落到上彭村街口自然村彭客云家房屋中间。一阵炮击后,解放军向雷公岭发起冲锋,敌军的机枪响了起来,解放军一排排倒了下去……战斗仍在激烈地进行,伤员源源不断从火线上抬下来,放在上彭村宗义堂。卫生员根本忙不过来,许多伤员疼痛难受,哭天喊地……附近百姓也赶来救护,但缺医少药,不少伤员就是这样活活地流血牺牲!解放军发现敌人火力很猛,迅即调整战术,命令炮兵营向雷公岭的火力点猛烈轰击。敌军招架不住,只好往南面撤退,过了梅乌江,同二十三军大本营往南逃,直到上宏桥。敌军一个团驻守上宏桥,炸毁两个桥墩,在沿河的老虎牙、崖子寨、黄山岭、深溪潭等设置四个排哨。解放军由三居村前进到岱头村,强渡梅乌江时,适逢河水上涨,受到老虎牙哨所的火力阻击,双方隔河枪战一个多小时,敌军顶不住解放军的炮火继续败逃。解放军迅速向前推进,临近上宏桥时,被对岸黄山岭、深溪潭哨所的迫击炮、重机枪封锁,双方隔河激战两个多小时,敌军残部虽地处优势,但毫无斗志,被迫向万安高陂方向逃窜……雷公岭战斗,从打响到追击,约有十来天。但为了攻下雷公岭这头拦路虎,解放军为此牺牲了100多人,伤员更多,牺牲的同志,都葬在上彭村宗义堂的附近。雷公岭下的上彭村芦子洲自然村黄智祥是8月13日生,出生那天雷公岭上还在打仗,因而取乳名叫“解放生”,可见他爸妈为当地的解放而高兴,但也告诉后人,解放是来之不易的,是付出了巨大牺牲的,是要祖祖辈辈永远记住的!

来源:井冈山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