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结束后,标志着我国进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的新阶段。泰和县“民嘴讲堂”积极行动,深入基层向群众宣讲党的最新政策。
“我们草坪村在脱贫攻坚的时候,我们的养牛产业有了一定的基础,我们现在要接好这根接力棒,牵住乡村振兴的牛鼻子。牛鼻子在哪里?从宏观上来讲,乡村振兴就要发挥我们乡村独有的功能,我们乡村独有的功能就是能够有效地对接城里人的痛点,比如说,城里人吃得不放心,玩得不开心。从微观上来讲,我们草坪村的乡村振兴就要以牛为核心,要念好牛经、唱好牛戏,在吃牛、喝牛、穿牛、玩牛等等方面做足文章。”这是在泰和县沿溪镇草坪村举行的一场民嘴讲堂的现场,“民嘴”们正结合草坪村实际,为村民宣讲乡村振兴政策。
宣讲员罗小林是马市镇江滨村的一名村干部,同时也是一名扶贫干部,他以自己的亲身扶贫经历,生动活泼地向群众分享脱贫经验和党的政策,总能引起群众的阵阵喝彩。他说,自己是一个农民,对农村特别有感情,就想把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政策告诉身边的每一个农民,通过讲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和一些生活小故事,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乡村振兴政策。
沿溪镇草坪村是十三五省级贫困村,近年来,沿溪镇因势利导,结合草坪村的现状和实际,聚焦养牛和种草这两大产业,通过建牛栏、干部帮扶对子、田教授传技术等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让贫困户真正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目前,草坪村养牛户数达120余户,人居收入达2.02万元,21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民嘴讲堂的宣讲给了村民们走向幸福生活的信心,也为驻村第一书记张敏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沿溪镇草坪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敏告诉记者,全面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自己将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带领草坪村民把肉牛产业和香草种植产业做大规模,形成生态产业链,建立乡风文明和人居环境长效机制,让我们的草坪村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李文智、李若鹏、钟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