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泰和县苑前镇牢固树立扶贫攻坚是最大民生的理念,精准选择产业扶贫路子。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人而异的扶贫原则,不断拓宽贫困户的增收渠道,极大地提高了产业脱贫的效率,数以百计的贫困人口通过发展产业过上好日子。
养鸡、养鱼、种西瓜,是苑前人的传统产业,老树开新花,因势利导,才能够发展产业,真正做到精准扶贫。王山村9组村民肖云生,在广东打工10多年,积累了一定资金后,返回家乡创业。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他发展起了养鸡产业,准备代一家大型公司养鸡。目前正在搭养鸡棚,可以一次性养三万只鸡。
良种良法,优质高效。巷口村地处丘陵地带,山地资源丰富,但是没有得到开发利用,一直闲置。巷口村村民梁定圣,承包了750亩山地,400亩种植油茶,350亩种植湿地松。他把110亩梯田筑成了9口鱼塘,喂养四大家鱼。在鱼塘边养藏香猪30多头、土鸡500多羽、鸭200多只。眼下正是他最忙碌的时候,上山翻土耕园,为正在抽梢长果的油茶树施肥,准备新苗的种植,忙得不亦乐乎。
发展产业突出特色,力争上规模上档次。巷口村妇联主席康恒华种了8亩金线吊葫芦,金线吊葫芦的药用价值高,随着大家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关注越来越多,金线吊葫芦的发展前景非常不错。同村的曾先谋去年也回到家乡创业,他和老父亲抢抓当前有利天气,成天钻在自家的葡萄基地,给这70亩葡萄地松土、锄草、施肥覆膜。王山村村民肖训词和弟弟妹妹一起,建起了9个保温塑料大棚,准备在春天里饲养泰和老鸡。(朱涛、曾建锋、黄从周、陈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