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早稻后期及一晚苗期病虫要这样防治!

一、当前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分析:

(一)二化螟:据我站近期在塘洲、螺溪、沿溪等地调查一代二化螟发育进度,共剥查到活虫41条,其中五龄幼虫占9.76%,六龄幼虫占12.2%、预蛹占14.63%,化螟率63.41%(其中一级蛹占17.07%、二级蛹占4.88%、三级蛹占9.76%,四级蛹占4.88%、五级蛹占4.88%、六级蛹占14.63%、蛹壳占7.31%)。结合气象资料及历史资料综合分析,预计第二代二化螟发生期为:

盛  蛾  期:6月6 -20日    卵 盛 孵 期:6月15 -27日

盛蛾高峰期:6月16-18日    卵孵高峰期:6月24-26日

发生量和发生程度分析:一代二化螟亩残存虫量平均为1200条,最高3300条,最低0条。预计第二代二化螟为中等偏轻发生,主要集中在迟熟早稻和一晚田产卵危害,发生面积约20%左右。

(二)稻飞虱:目前,田间百丛虫量一般为120-410只,高的670只,近期稻飞虱随降雨迁入我县,田间虫量继续增加,预计6月下旬出现若虫高峰。

(三)稻纵卷叶螟:近期田间赶蛾亩蛾量为40-160只,高的310只,后期仍有稻纵卷叶螟蛾随降雨迁入我县繁殖危害。

(四)稻瘟病:今年早稻叶瘟发生较重,如果迟熟早稻破口抽穗期遇降雨集中期,穗瘟将在迟熟早稻上发生流行的风险大。

(五)纹枯病:纹枯病发生严重,病丛率一般为24-45%,高达70%以上,病害正在迅速向上部功能叶蔓延危害,防治不好田块已经危害到上部功能叶,危害日益加重。

二、打药时间及防治对象:

按照第十期病虫情报的要求,抓住破口抽穗的关键时期,重点抓好早稻破口抽穗期病虫防治工作,同时抓好早稻迟熟品种和一晚田的病虫防治工作。

1、早、中熟早稻:凡平均每丛禾有飞虱15只以上的田应打药防治稻飞虱。

2、迟熟早稻:宜在6月24-26日打一次药,防治二化螟、稻飞虱、卷叶螟、穗颈瘟、纹枯病。

3、一晚:宜在6月22-24日打第一次药,6月29日-7月1日打第二次药,防治二化螟、稻飞虱、卷叶螟、纹枯病,预防叶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三、打药方法:

1、防治二化螟可选用:5%阿维菌素、5%甲维盐、40%三唑磷等。

2、防治卷叶螟可选用:20%氯虫苯甲酰胺、5%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甲维•茚虫威等。

3、防治稻飞虱和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可选用:50%吡蚜酮、10%烯啶虫胺、80%烯啶•吡蚜酮等。

4、防治稻瘟病可选用:40%稻瘟灵、20%稻瘟酰胺、6%春雷霉素、75%三环唑、25%吡唑醚菌酯等。

5、防治纹枯病可选用:24%噻呋酰胺、30%苯甲•丙环唑、10%己唑醇、20%井冈霉素等。

注:已发生稻瘟病的田块,应立即打一次药,间隔5-7天打第二次药,防治稻瘟病。

来源:泰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种业和植保植检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