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部委援苏区丨中国人保帮扶支援吉安:跨越22年的守望相助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郑周贇报道:累计选派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挂职干部23人,捐赠帮扶资金超1亿元,援建项目280余项,帮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余个,培训乡村振兴人才超1.8万人次,直接购买和帮助销售当地农产品超9400万元……

这份优异成绩单的背后,是一场跨越山海、情谊弥坚的双向奔赴。2002年,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保”)开启对吉安县的定点帮扶工作,2020年起,中国人保又开始参与对吉安县苏区振兴发展对口支援工作。心手相牵22载,中国人保以扎实的帮扶和支援举措,为吉安县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横江葡萄科技示范园(资料图)

产业帮扶

“小葡萄”串起强村富民“大产业”

今年夏天,吉安县横江镇横溪公塘村又迎来一个丰收季:葡萄种植面积2300亩,总产量近600万斤,平均亩产2600余斤,村集体经济每年可从葡萄产业收入13万元。横江葡萄,已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致富产业。

在20余年前,可不是这般光景。“过去,我们种植葡萄多采用本地传统品种,产量低且品质参差不齐。在中国人保的定点帮扶下,引入了阳光玫瑰、夏黑、巨峰等优质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口感好、抗病性强,极大丰富了市场供给。”村党支部书记肖光明介绍道。

2002年,横江葡萄与中国人保结缘,“一串葡萄”带来了“打赢脱贫攻坚战、走向乡村振兴”的巨变。22年来,中国人保帮扶团队将横江葡萄作为重点项目开发扶持,多次率队赴新疆考察,嫁接改良品种17次,积极打造“横江葡萄”品牌,并累计投入近500万元用于果农葡萄架水泥柱补贴、每年一度“中国横江葡萄节”产品推广、果农葡萄保险费补贴、销售平台搭建。

小葡萄、大作为,成功帮助数以万计群众脱贫致富。村民余新招的丈夫瘫痪在床多年,全家靠她打零工维持生计。2015年,她“试水”种植3亩葡萄,没承想尝到了甜头。“我家年收入从1.2万元直接跃升至3.6万元,成功脱了贫。如今,葡萄种植已成了我家的主业。”

如今,吉安县横江葡萄种植面积达5.5万亩,种植品种20余个,年产量5.5万吨,产值近4亿元。获评为“无公害绿色食品·A级标准”“中国葡萄之乡”“江西省名牌农产品”“江西省著名商标”“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热销上海、深圳、广州、南昌等地,实现了产品销售向品牌销售的有效转型。

“横江葡萄”是中国人保对吉安县产业帮扶的一个缩影,22年来,中国人保投入帮扶资金助力吉安县蜜柚、百香果、艾草、黑木耳、火龙果、水产养殖、蛋鸡养殖、黑兔养殖等多个特色产业发展,累计开展产业帮扶项目277个,在建项目35个,助力吉安县形成一户一亩井冈蜜柚、一户一亩横江葡萄、一户一个鸡棚、一户一人务工的“四个一”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在横江镇葡萄产业基地务工的村民(资料图)

乡村建设帮扶

古村新貌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走进吉安县敦厚镇南街村,秀美宜居的生态美景令人心旷神怡:悠悠禾水河畔,古树葱郁,与明清古宅相映成趣,回廊九曲,百年码头“子落潭”韵味十足,仿佛步入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中。

南街村有800余年历史,昔日水运发达,纤夫云集,商贸兴旺。随着时代变迁,南街村褪去往日荣光,被列为“十三五”贫困村。“到处是乱围的菜园、破旧的房屋、乱倒的生活垃圾……”外村人提及南街村,无不摇头叹息。

2021年9月起,中国人保对南街村实施挂点帮扶。拆除旧房旧菜园、整治脏乱差、试点垃圾分类、道路“白改黑”升级、建设污水管网、推行厕所革命……让南街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22年6月,南街村被评为省级3A级乡村旅游点,成为融合历史文化风貌与乡村生态产业发展的热门“打卡点”。

近年来,中国人保通过消费帮扶、驻村第一书记直播带货等形式销售葡萄1.31万斤,解决脱贫户滞销问题;将村创品牌纳入中国人保“消费帮扶”电商平台,村级产业链实现增产增收;将28户脱贫户和1户监测户纳入村办企业,人均年增收超5000元。截至2023年底,村办企业农产品销售达150余万元,为村民发放工资9.6万元。

说起村里变化,村民对人保驻村工作队连竖大拇指:“出门有路灯,休闲有广场,家门口就能上班赚钱,把我们日思夜盼的事全做了!”截至目前,中国人保对南街村投入帮扶资金700余万元,帮助32户贫困户脱贫、300余户村民增收,真正实现了从“输血”向“造血”的转变。

吉安县敦厚镇南街村“蝶变”新貌(资料图)

“保险+”帮扶

为老区人民织密防返贫“保护网”

"来吉安挂职近半年,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苏区人民热情淳朴,干部作风扎实,每当看到自己的点滴努力能为这片红土地带来变化,便充满干劲。"中国人保挂职干部、吉安县委副书记、副县长贾超锋说。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织密防返贫“保护网”是关键。今年4月,中国人保向吉安县捐赠“惠农保”保险,将全县2739名建档立卡“三类人员”(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纳入保障,针对困难群众的重大疾病风险,提供了3342万元保障额度。

近年来,中国人保深化“保险+防贫”模式,为吉安县提供精准防贫保险、乡村振兴保险、驻村干部意外险等各项保险措施,其中精准防贫保险2024年已为吉安县脱贫户、“三类人员”提供赔款305.74万元,惠及69个困难家庭,帮助解决其医疗、子女教育等实际面临问题,筑牢防止返贫底线。

吉安县冻坵村的肖根华,智力残疾且离异,收入微薄,家中有高龄父母和在读子女,其家庭2023年被纳入“三类人员”监测。2023年夏天,女儿成功考上大学,学费却没着落,经乡镇协助申报精准防贫保险,中国人保赔付4320元对学费进行报销,极大缓解了生活压力。

肖根华的故事是中国人保助力定点帮扶的一个小小缩影。近年来,中国人保积极探索拓展“保险+”帮扶模式,在农业、民生、救灾等领域,构建多层次、普惠性涉农保险体系,以科技赋能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针对村民大病就医垫费难的现状,设立吉安县遇困即扶专项基金,创新了快速解困救助机制,该模式被评为“江西乡村振兴公益100+三年行动大赛”精品奖。

摸实情、听民声、解民忧,逐渐熟悉情况的贾超锋,也有了更加清晰的工作思路。“在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指引下,中国人保集团制定了围绕‘五大振兴’各领域的一揽子帮扶计划,我将同中国人保在吉安县的其他挂职同事一道接续奋斗,尽心尽力落实好各项帮扶举措,为人保推进吉安县的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