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特约记者 朱凡
在武汉金银潭医院病房里,常能看到一位医务人员和其他人不太一样,她总是鼓励和协助患者慢慢坐起、慢慢站立,从坐位下呼吸肌训练到站位下的有氧运动等。她,就是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的护士长陈俊彦。
陈俊彦是跟随上海第二批医疗队驰援武汉的,在金银潭医院工作一周后,她发现病区里很多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恐惧,躺在病床上完全不敢动。这可怎么办?躺久了不但对肺功能的恢复有损伤,而且身体肌肉也会大量“流失”。于是,她开始主动用自己的康复知识和经验,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甚至指导好转的患者在病房走廊上做太极。
“康复训练对这些病人很有用,保持直立位或坐位有利于防止气道闭塞而预防肺不张,有助于膈肌活动,降低呼吸做功,增加有效肺容量;适当的体位有助于优化动脉血的氧合和通气血流比,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也能增强患者信心,帮助他们尽早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上海医学会医学物理与康复学主任委员、瑞金医院康复科主任谢青解释,“尤其对于使用过呼吸机的重症患者,他们一般病情较重、病程较长,卧床的时间也长,因此除了心肺功能受损外,全身的各个系统功能可能都会下降,尽早对他们进行呼吸和全身的专业康复训练,例如排痰训练,指导性咳嗽,呵气训练等,以及运动系统的康复训练,都会帮助他们更好地恢复。”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冠肺炎患者痊愈,尤其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治愈率越来越高,谢青指出,“是时候考虑将康复疗法加入诊疗方案了!在疫情暴发初期必须以救治疾病为主,随着疫情的好转,疾病治愈人数的增多,建议应该更加重视病人功能的恢复,在诊疗方案中增加对新冠肺炎患者的功能评估标准及早期康复内容。”谢青提醒,在隔离病房内现场指导的康复治疗师因为需要与患者直接接触,需要二级以上防护;但是如果要帮助病人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因为可能会产生痰液或气溶胶时,建议采取三级防护。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