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重于黄金。在受疫情影响的当下,如何恢复企业信心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减缓企业资金压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近日,江西发布了《关于抢时间保进度强弱项补缺口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施意见》,并召开了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座谈会。在此前后,江西多地也相继出台相关措施,宜春丰城市、九江柴桑区和德安县主官还召集相关各方开会,推动落实银企对接。 ■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新闻客户端记者杜宇蔚/文
多个县区主官召开银企对接会
这个庚子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打乱了江西许多企业的开年部署。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银行贷款面临到期风险……一个个棘手的问题成了这些企业的拦路虎。如何坚定企业信心、帮助企业渡过这道难关、落实银企对接,成了这段时间江西各地主官关心的话题。
“疫情期间,银行贷款到期如何展期?”“企业资金短缺能否办理贷款?”带着这些问题,丰城在2月26日举行了金融支持疫情防控政银企对接会,丰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徐结强出席会议。紧接着,3月2日,丰城又举行了金融支持疫情防控政银企循环园区专场对接会,丰城市委书记胡江萍和徐结强均出席会议。几天之内接连举行两场有关银企对接的会议,而且还有市委书记和代市长参加,可见丰城市委市政府对于解决企业贷款和资金难等问题的重视。
在这两场银企对接会上,丰城市委市政府向参会企业介绍了疫情期间支持企业的扶持政策,同时还请多家银行阐述了针对疫情支持丰城中小企业的相关金融产品或是发放书面金融产品政策。这些举措的出台,得到了与会企业家代表的积极回应。
丰城两场银企对接会刚刚落幕,3月3日,德安又召开了2020年全县金融工作会,德安县委副书记、县长周三连出席会议。周三连在会上要求,金融机构要把支持企业复工生产、项目开工建设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紧紧围绕保防控、保市场、保供给,提升金融服务的持续性、便捷性和灵活性,为助推德安企业渡过疫情难关,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在周三连看来,让企业尽快从疫情影响中恢复过来,金融支撑和保障十分重要。
与丰城和德安一样,3月5日,柴桑区委副书记、区长赵和平也出席了当地“防疫情、促发展,降成本、优环境”暨政银企对接会。会议有10家金融机构代表、12家企业代表参加,各企业分别汇报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各相关单位(企业提出需解决问题的牵头责任单位)也分别就企业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当日会上良好的互动让柴桑区企业代表都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从丰城、德安、柴桑的主官对银企对接的推动中可以看出,三地落实金融机构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力度之大、用心之细。只有企业安了心,顺利渡过难关,各地经济才能盘活,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银企对接是放水养鱼更是强基固本
在这次疫情中,江西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受冲击较大。他们犹如暴风雪中急待取暖的行者、干涸池塘中的鱼群。此时,银企对接的推出,对他们来说正是雪中送炭之举。而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来说,银企对接也是放水养鱼、强基固本之策。
徐结强在会上说,当前疫情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丰城各企业也到了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然而,正是在这关键时期,江西省金融监管局近期调研数据却显示,超过70%的企业反映现金流状态比较紧张,仅能继续维持不足3个月时间。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与实体经济互为依托。这说明,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要渡过这次难关,迫切需要金融机构雪中送炭。当前的这场疫情,不可避免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较大冲击,增大了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适时出手,恰恰是稳定中小微企业信心之举。
稳定中小微企业,对江西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中小微企业是创新创业的先锋,是最具活力的市场主体,更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过去一年,以中小微企业为代表的江西创新型企业加速发展。随着江西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行动,江西已培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163家。同时,中小微企业还是贡献税收和吸纳就业的主力军。50%以上的税收和80%以上的城镇就业都出自于中小微企业之手。税收是政府公共财政主要的收入形式和来源,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问题。用银企对接保住中小微企业扛过疫情打击,就是稳税收、稳就业,从而稳定江西经济社会发展。
虽然中小微企业的稳定成长能为江西各地发展带来多种好处,但他们自身也有各种弱点。中小微企业处在成长的关键阶段,往往体量不大、实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差。尤其是面对此次疫情带来的冲击,中小微企业遇到资金、用工、市场等一系列难题。解决中小微企业的上述问题,助其盘活周转资金、打通用人单位与劳动力市场的关节、畅通生产厂家与消费市场的循环,银企对接都显得十分重要。
只有企业运转盘活了,就业才有保障,市场才有需求,经济才有发展。江西各地加强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企业的对接合作,正是放水养鱼搅动经济活水、强基固本筑牢经济根本的策略。
江西各地用好金融杠杆激发企业活力
面对当前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和经济恢复工作,江西各地主官纷纷行动起来,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发展,促成银企对接推动企业走出困境、经济走出寒冬。
面对丰城企业的难处,徐结强表示,要进一步丰富金融内涵,千方百计扩大金融信贷规模,创新金融产品,在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的同时,用足用好金融杠杆,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同时,丰城还推动金融机构进一步改善服务机制,变企业“主动”为金融机构“主动”,改善服务态度,上门为企业宣传政策、分析问题、排忧解难,为企业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实现共赢。数据显示,丰城这两场银企对接会,分别实现银企签约4.65亿元和3.93亿元。
除了要求金融机构,徐结强还对处于困难中的丰城企业提出了做好分析符合自己的金融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以及遵守信誉的要求。提前分析预判符合自己的金融项目,是为了加快银企对接的工作效率;像珍视生命一样维护企业信誉,是为了展现丰城企业家的良好形象。在徐结强看来,只有“银”“企”双方实现双向良好的互动,才能让银行敢施救、企业得实惠,真正发挥银企对接的作用。
而对于各相关部门,徐结强也要他们当好“牵线人”,发挥好银企之间桥梁的作用,确保银企之间精准对接,及时把企业需求与银行政策衔接起来。政银企三方联动,方能顺利让企业度过疫情之后的危机。
与丰城一样,柴桑区和德安也在这次银企对接中拿出来了诸多举措。赵和平要求,要聚焦企业需求,明确工作重点。加快推动复工复产、着力解决企业难题、不断降低运营成本。周三连则强调,金融机构要主动对接企业和项目需求,积极创新优惠专项贷款、专项再贷款、长短结合等产品,提供多种选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周三连还提出要积极搭建政、银、企交流与合作平台,吸引更多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此外,南昌市、龙南县、吉水县等地也纷纷出台银企对接的具体举措,帮助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
风雨之中是泥泞,风雨之后是彩虹。不难看出,危机之下,政银企各方需要共同合作,加强银企对接,减少疫情对企业、对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稳住经济发展形势。
留言互动
读者对江西各地落实银企对接有何建议,欢迎登录“江西头条”客户端留言发表看法。
请您点题
信息日报倾力打造推出的“政事一周”和“市(厅)长一周”栏目已受广泛关注和好评,如果您想了解哪位市委书记、市长或厅长的工作动态,可致电13970088875或给本报留言。同时,本报也欢迎读者提供书记市长厅长工作的新闻线索,一起来为江西加油鼓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