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回老家,路过一所乡村小学门口,宽广的道路两旁停满了接送小孩的车子,有小汽车,有摩托车,也有机动三轮车。目睹此情此景,不禁勾起我上学时的点滴回忆和无限感慨。
上小学的路是一首诗。我家距离村小有六华里的路程。一半是穿河过桥的蜿蜒山路,一半是沙子马路。山路是石阶的,桥是几根杉树绞在一起的简易木桥。那时马路上车子少,父母也放心让我们这些小不点跟随大一点的孩子一起去上学。每天一大早吃过早饭,我们提着用茶缸或是竹筒盛好的中饭朝学校走去,一群小孩就像欢快的小鸟一样向学校汇集。春天,我们摘下路旁的小花戴在女孩头上;夏天,我们赤脚趟过小河追赶鱼儿;秋天,我们攀上路边果树采摘果实;冬天,我们在背阳的冬水田里玩冰溜儿。
上初中的路是一道景。初中学校离家有十多里路远,大伙都是结伴同行。因为住校,我们一星期回家一次。每个星期天下午,母亲都要为我炒好足够吃一星期的干菜,用玻璃瓶盛好,放在米袋子里。现在想来,母亲要经常变着花样炒出不同的干菜,也是够为难她了。冬日暖阳高照的下午,我们洗过澡,换上衣服和鞋袜,肩扛米袋,踩着夕阳朝学校进发的情景,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记得有一次是夏天,我和一个要好的同伴一起上学,走到半路上突降大雨,我俩赶紧找了一个路旁的小木屋避雨。哪知雨越下越大,久久没有停歇的意思,急得我俩哭了起来,现在想来都是好笑。
上高中的路是一曲歌。到外乡上高中,路途就更远了,足有四十里路远,但我们大多数还是走路。那时,交通不发达,唯一路过的班车每天只有一趟,几毛钱的车费我们也舍不得花,况且还经常赶不上那趟班车。兴许是年纪大了一点,体力好,大伙走起路来虎虎生风,意气风发,一群小伙子边走边唱,你方唱罢霍元甲,我就接着唱陈真;武打片唱完,接着唱校园歌曲。这真是一路走来一路歌。难奈路途遥远,走着走着也有累的时候,胆大的同学就扒货车省点路程。一次,我也跟着扒上了一辆货车,上车容易下车难,还好货车司机发现了我们,停车让我们下来。此后,我就再也不敢扒车了。那时候,每每在马路上走累了的时候,我就想要是有一辆车能停下来载我一程,该有多好!
上中专的路是一片情。我读中专是在五百多公里以外的九江。秋收后的一个早晨,父亲带着我走了半小时的路赶到乡汽车站,搭上路过去省城的班车。班车在满是灰尘的公路上慢慢行驶,晃得第一次出远门的我吐了一路。中途在一个小县城吃过中饭后,下午三、四点钟才到省城。父亲扛起一个大木箱子,我提着行李,好不容易挤上公交车,赶往火车站。三、四个小时后,在天黑的时候,我们来到了浔阳城。人生地不熟的,父亲叫了一辆板车,驼着我俩和行李,找了一个旅馆住下,第二天才到学校报到。一办完入学手续,父亲就又赶往火车站,说家里还有很多农活,要赶紧回去。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我有心头一紧,眼眶湿了。
那个时候,我上学的路虽说件快乐日,却也充满了艰辛与无奈。现在好了,村里的道路都修成了水泥路,通往县城的国道早就由水泥路变成了柏油路,公交车通到了家门口,还真是圆了我“招手即停”的乘车梦想。我所居住的县城,交通条件大为改善,水陆空一应俱全,赣江水运通江达海,井冈山机场连通世界,数条铁路、高速公路纵横交错,不久的将来还要开通高铁,后辈们真是赶上了好时代,上学和路是多么地方便快捷!我想,这一切都要感谢我们的祖国,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感谢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的伟大成就!
作者:黄金明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