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遗”,你了解多少?
它是延续千年的祖先智慧
它是世代相传的古老工艺
它遵循口耳相传,融会贯通
它源自动手实践,用心创造
泰和油纸扇制作技艺
县城西郊姚家村制作的油纸扇声名远播
《泰和县志》记载:“泰和油纸扇始于明代。清乾隆年间,县城西郊姚家村制作的油纸扇声名远播,以后产地扩大至附近的王村、曾村等地。民国时期,年产百万余把,远销省外。”每年的端午节,已出嫁的女儿回娘家送节礼,除了送粽子、蛋等,必定要配上两把油纸扇。
泰和油纸扇主要以手工制作为主,秋冬季节上山砍伐小山竹,采用节疏皮翠、嫩老适中、大小匀称的小山竹做扇骨;然后选择适中的大篾竹破篾,每根篾丝大小均匀,直径大约为 0.2 厘米,用篾丝做扇面架,以扇形均匀分布;再用小白线固定在扇骨上,然后选用宣纸或有色绸缎均匀沾铺在扇面架上,精细编织成宫扇型,做成扇面;在室内晾干后,再配以彩色山水、花鸟和田园风景画,涂上桐油或光油。桐油或光油干后,油纸扇就算完成。整个工艺流程按选竹、破篾、固成扇形、沿铺篾竹、用细线固边、 铺宣纸、绘画、涂洞油或光油等八大程序进行。如果细分,则有 70 多道工序,简言之:
采用节疏皮翠、嫩老适中、长势匀称的小山竹;
油纸扇选材
油纸扇晾干材料
在扇柄的竹节两侧各开出一个小孔,然后将这些竹料晒干晾干以防蛀;
截取较为坚实的毛竹,破开后削出一根根细竹条,穿过扇柄 的小孔作为扇架。然后用细绳分上、中、下三层依次将竹丝连缀 起来,固定在扇架两端,绷紧使扇尖弯成弓形整个扇面与扇柄成30度扇弧;
油纸扇抖料、固型
油纸扇涂铺扇面
油纸扇晒干
油扇骨架做好后,用吸水性和韧性较好的棉纸或宣纸对扇面、扇底进行裱褙,扇子也就雏形初具;
晒干后,在扇面上题些诗词,或绘以简单的花花草草,多半是“梅、兰、竹、菊”之类;
最后涂上桐油或光油。此扇造型简单、美观大方,且价格低廉,经久耐用,不怕日晒雨淋,韧性很强,属精致实用的手工艺 产品。一些养蚕人家还会特意精制上几把“蚕丝扇”,即把快要 吐丝的蚕放养在扇子的骨架上,让蚕丝一层层网在扇架上,形成轻盈透亮的扇面。此为扇中极品,令人叹为观止。
油纸扇绘画
油纸扇成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走进非遗、感受非遗
逐渐生发自觉传承优秀文化的意识
不要让它在岁月的长河中消失渐远
让古老技艺与文化精髓芳华永驻
来源:泰和文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