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 理清思路 共谋发展”
大讨论活动启动以来
全县上下积极响应
掀起了共议发展、共谋发展、助力发展的热潮
此次活动征集到了
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
不少意见建议
“泰和云”将陆续展示
这些助力泰和发展的“金点子”
意见建议精选
陈志鹏
建议泰和县委县政府应该围绕乌鸡打造龙头产品,以电商扶贫为抓手。完善网络基础设施体系,发展电商物流配送体系,全面升级服务体系,持续指导企业深化电商扶贫,全力整合电商扶贫资源,大力打造电商扶贫精品站点,加强培育电商人才,探索建立电商+合作社运营模式,积极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抱团发展,探索“农家书屋+电商”工作模式,大力发展电商服务业,真正使电子商务服务于精准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刘茂根
“群防群治”做好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保护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深入人心,沿江群众环保意识显著增强,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深恶痛绝。充分依靠发动这些群众,形成全民护鱼的良好氛围,有助于禁捕工作的顺利开展。当务之急,是尽快将这种“群防群治”的效用发挥好。当前,针对群众监督和举报,缺乏重视及规范的处置流程,导致群众对举报结果一无所知,进而对执法部门产生不信任。用好“群防群治”,关键是配套政策要跟上。加大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力度,切实做到有举报必追查;对于群众的监督和举报,也要设置合理的奖励措施,并建立信息登记和及时反馈制度,不能让群众的监督和举报“音信全无”。善用“群防群治”,依靠群众的力量齐抓共管、筑起长江禁捕高压线,长江母亲河一定会鱼更多、水更清!
陈耕耘
泰和县是乌鸡之乡,应大力宣传乌鸡产业的前景和医用、药用、营养价值,积极向外推销,发掘乌鸡产业的文化底色,制作特色美食;要想富,先修路。农村因各种因素,有些偏远村组至今道路还是小、弯,极不安全,应该普惠性的享受到交通福利。
张绍燕
如何推进“一江两岸、跨江发展”。
清清赣江水,悠悠穿城过。千里赣江,唯独泰和县城市建设缺乏“一江两岸”,从赣江沿河的赣州市、万安县、吉安市、吉水县、新干县、樟树市、丰城市,到省城南昌市,“一江两岸”建设各有特色。
建议:打造“一江两岸”生态水城融合天际线。
分三步走:
1、大力整顿沿江环境。一是全面禁止附近沿线采砂行为。要以壮士断腕之心,对沿线10公里左右经营砂场完成全面迁移或整治,尤其是泰和赣江大桥附近,采砂容易造成大桥安全隐患;二是大力开展岸上整治。沿江附件的违章建筑或者不符合县城总体规划的建筑要全部拆除或征拆;三是全面落实“河长制”。县、澄江镇和塘洲镇、村及支流河长全部配备到位,加强巡查,建立河长制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实施每月通报、季度督查制度。
2、科学开发赣江河东。第一是新建跨江大桥1-2座;第二是对河东进行科学开发,品味要高;第三是在河东建设泰和城市阳台、休闲广场、防洪排涝等多位一体设施。
3、打造沿江生态景观。对沿江两岸进行绿化,建设滨江生态公园、绿色文化长廊、绿色运动长廊、绿色水上乐园等。
曾冰平
重点打造政府机关和圩镇所在地行政村的基础设施和民心工程
谢子名
加强对人居环境的管控,特别是要严格管理好第三方保洁公司,加强考核,发挥应有的作用,减轻乡、村负担,做好农村环境整治工作。
曾纪龙
加大对村级集体收入的扶持和帮扶。
张跃华
如何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科学合理选拔锤炼干部。建议把重视基层作为选人用人的“指南针”。基层是改革发展的主战场、保持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基层也是磨练干部的“磨刀石”和“大熔炉”。越是在条件艰苦、困难越多的地方,越能磨炼人的意志、锻炼人的能力,越能培养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要善于发现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情况复杂岗位上承担责任、经受考验、埋头苦干的干部,建立“从基层一线选拔使用干部”机制。一是鼓励引导。对基层一线干部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让社会对他们充分认同,更加推崇。对于取得佳绩的基层干部,不要吝惜掌声,要大声喝彩、大力鼓劲、大张旗鼓地表彰,设立各种“英雄榜”,给予应得的荣誉和称号,不断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改革精神,让他们更有干劲地继续攀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二是注重优先任用。坚持在基层工作第一线、艰苦环境岗位选干部,优先选拔扎根基层、踏踏实实、不事张扬,谋长远、打基础的干部,使具有较强工作能力的基层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让广大基层干部有奔头、有盼头、有念头。使在一线培养干部、从一线选拔干部成为推动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激发基层干部的干事热情,真正使基层优秀人才各得其所、各尽其能,提升选人用人公信度。
肖文明
提升农村道路维修改造升级,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水平提高,大部分家庭都有生活轿车,形成了农村交通涌堵,路毁严重,只有提升农村道路维修改造升级,才能达到群众满意出行更方便。
王衍槿
提升农村环境卫生,环境卫生是造福全人类关系到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城乡一休化标准主,就必须加大在宣传教育,大手牵小手从各级学校着重宣传,使农村环境更美,更清爽。优化环境感受美好熏陶。
刘天明
提升农村教育,关键在于培养乡村教师,学校要创造重要条件促使他们获得专业成长。让家长重视和老师沟通与交流,增进家长对乡村教师的尊重与了解,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民风。
农田高标准提升应全面履盖,可稳定和提升粮食产能,保障国家粮食的安全根本措施,提升农田水利灌溉和交通生产运输,保障王家务农的积极性,和农村耕地不抛荒,增加农民收益得以保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