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主播罗叶华带您听泰和 | 赣江渡口 · 张斐

赣江渡口

张斐

那天我问父亲,泰和到底有几个渡口,父亲摸了摸头嘟囔了句,有这个功夫,怎么不自己去数;我接着问,那赣江渡口你总知道吧,老爸一拍大腿,一口标准的苑前腔调,该谁不晓得啊!

赣江渡口,到底何时建成的,没人记得清。只记得两岸来回的路人总是行色匆匆,夏日傍晚河边的晚风也分外惬意。小时候在家看过刚调来永昌教书时,父亲在渡口边拍下的照片,一头茂密的黑发,不太合身的西装,大眼蛤蟆镜,背后是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头发在风中有型的倒向一边,果然我们一家一直都是那么帅。可再看如今的父亲,蛤蟆镜早已换上了老花镜,头顶也日益稀疏,常年握着粉笔的手也起了老茧,渡口边,取而代之的是雄伟的大桥,车水马龙般也寓意着这些年生活的进步,不断向前。

外婆的坦荡

其实,渡口的一边因为靠近县城南门,我们都说这是南门渡口,另一边则是永昌渡口,外婆家就在永昌渡口边。改革开放后,外婆是第一批做生意的人,借着家在渡口边的优势开起了饭店。那会,南来北往的旅人要想过江只能依靠渡口,有时候航运压力太大一天承载不了那么大的运量,排在后面的人也就得退下来休息一宿,等着第二天再重新过渡,因此外婆家的生意也就一直那么红红火火。随着姨妈们的出嫁和过渡行人的减少,一大家人经营的饭店慢慢变得冷清,后来,外婆索性把店一打烊,凭着自己的制作凉粉酸萝卜的手艺,当起了走街串巷的叫卖人。多年以后我问过外婆,守着那么久的渡口,突然不经营了,习惯么。年届古稀的外婆哈哈大笑回答到“这也说明交通越来越便利了啊,我心里舒畅着呢”。心无杂念,一心向善,可能这就是那一代人所笃信的人生哲理吧。

母亲的生计

多年以后,再提起我母亲,渡口边的人们都竖起了大拇指“她可是真吃得苦啊”。母亲很早就自力更生了,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母亲不是,她当家的原因是,她真的爱做些小买卖,年少时在乡里午后卖过冰棍,跟着乡里的剃头匠学过帮娃娃剃胎发,港风流行那阵,自己买vcd学着盘新娘妆,慢慢着就成了全乡唯一一个会盘新娘妆的手艺人,那会,十里八乡谁家媳妇出嫁能请上母亲盘个新娘妆,那婚礼的排场一下就高了许多。凭着这门手艺,母亲很快成了第一批在县里住上商品房的人,于是每天早晚来往于县里和镇上,从自行车到入手的第一辆嘉陵摩托,每次出工,陪伴她的一直都是这座渡口,而内心里一直让她坚持的,则是日渐成长起来的我。我至今都记得偶尔坐着母亲的摩托和她一起开工时那一路的风景,带着露珠迎着晨曦,两岸的绿意,傍晚时江上渔船的悠悠晚霞。上学后当我在书中读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时脑海里浮现的总是那个带着露水寒意的清晨,母亲载着我在对我说过的话:做人,就得像一座渡口,朴实无华,造福乡人却又无怨无悔。

我的学海

落暮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每一个泰中学子总是忘不了拿着书本在快阁楼上眺望赣江的日子,在严丝合缝的书海生涯,支撑你坚持下去的,除了对于远方的憧憬,还有的就是,和你隔壁桌姑娘考入同一所大学的青春悸动。

当年的快阁周边是一条土夯的堤坝,薛家村的范围,沿着堤坝一直走是丛生的杂草和小树林,一直通往大桥,每次在教室学累了,约上三五好友,拿上一本语文或是政治,你考我一句我考你三行,也就这么沿着堤坝一直走下去了,说是学习,倒像是偷懒,学生时代仅有的消遣大概就是望江了。一条堤坝,走到最后,聊到的总是班上的琐事,那个年岁,无非争吵的都是你喜欢的那个学习好的姑娘好看,还是我喜欢的那个马尾辫的更纯真,都忘了多少次为这些争得面红耳赤,可故事的最后,结局却都是一样,那就是那些姑娘,都依偎在了别人的胸膛。

每次走到渡口边时,横亘在江中的行船在经历过雨打风吹的沧桑后,看着我们这些涉世未深的少年,眼里的表情至今都无法体会那到底是惊喜还是羡慕。毕业那年,政府规划,规划中有一条路要横跨泰中,因为临近高考,为不影响学生所以高考后才考试施工,高考完那天回学校见到老师们正吆喝着学弟正在帮帮清理瓷砖,看着曾经背书的小亭和已经动工的大门,毕业生们有不少都留下了眼泪,到现在都不清楚落泪的人们到底是为了姑娘还是不舍青春。后来再过几年,堤坝也重新整合,修起了新马路,岸边垒起了高楼,后来有一回从深圳回家,又走到渡口边,这里早已变成大家饭后散步的小乐园,站在当年父亲拍照的位置,发现江里的渔船大多换成了采砂船,因为是旱季,辽阔的江面显得小气了不少,秋风吹的身上感觉到了丝丝冷意。看着平整的马路,完备的设施,感慨岁月的变迁,回头一想,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当初手握书本在堤坝间行走的快意江湖。

今夜又走在渡口边,两岸已经挂上了霓虹灯,这几年,城市建设中时兴彩灯,繁华了不少。慢慢的,我倒也明白,因为城市的发展,建筑一直在更新,我们内心的情感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日渐丰富。可有些事物,只要他在,我们就容易怀念,因为我们的青春已经赋予了它过多的情愫,其余说我们怀念的是来往两岸的便利,倒不如说,我们怀念的是,不同时期在渡口边望向未来的自己。

作者:张斐,广东省深圳市司法局   把每一个感动的瞬间留在笔下,写进心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