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 做个有思想的教师·余才彬

五一假期,因考虑疫情的不稳定,没有安排外出旅游。除了带个二宝,空余时间呆坐在书房解解闷。《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一书捧在手中,读着读着,些许感悟涌上心头。

想想自己,从教生涯已过一半,从乡村小学到县城学校,从朝气蓬勃的小伙到不或之年的“老余”……再审视自我,一切依然如故。或许老师的生活就是这样,老师的身份就是那样,老师的人生却是不一样!

我们教师人生,是生活充实的人生。办公室、教室、操场、家,如此循环往复,看似单调枯燥,实则不然,它就像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而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备了一课,还有新的一课;上了一节,还有新的一节;推倒一座作业之山,还有新的作业之山;送走一茬学生,还有新的学生……为此,和朋友闲聊自身的忙碌,朋友说这叫生活充实,哪像他无所事事,无聊至极,空虚透顶。说话间,朋友羡慕的神情溢于脸庞。

我们教师人生,也是快乐幸福的人生。诗人艾青说:“钢丝床上有痛苦,稻草堆上有欢吻。”作家史铁生身患尿毒症后,感觉不发烧的日子真幸福。由此观之,快乐幸福是人心灵的一种体验。教师的备课是心灵与教材大师的对话。智慧火花在不断闪耀;上课如同养蜂人看到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心田里流淌的是像蜜浆一样的喜悦;批阅作业,无论学生对与错,智与拙,体验的一定是五彩斑斓的世界……更何况,与学生为伴,与讲台结缘,不会有尘世的喧嚣,不亦乐乎?

我们教师人生,算是精巧细致的人生。教师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学生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不能选择露脐装,怪发型,浓浓的眼影,厚厚的粉黛。是教师就要修边幅,是教师就要重礼仪。有大悲不能带进课堂,有怨气不能撒在讲台。语言时时有讲究,处处要得体。教学时,语言是长风能托起学生思维的翅膀;和学生谈心时,语言是春风能叩开学生紧闭的心扉。如此的人生修为,虽仍有常人的喜怒哀乐,但不会有常人的大大咧咧,冒冒失失。

教师人生,还是知足的人生。于丹教授说:“要做到内心的强大,一个前提就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因此,我们应该深刻领悟知足常乐的理儿,以淡泊名利的心境,在教学岗位上寻香,在学生堆里觅甜,为能在三尺讲台实现人生价值而感到满足。不和他人比工资论奖金,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切为了孩子足矣!

教师人生,仍是不知足的人生。一会知足,一会不知足,这并不矛盾,知足是指在名利上无贪欲,不知足是指在事业上有雄心。我们时常振振有词地教育学生:活到老学到老;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我们要求学生做到的,自身也应该做到。为了保证课堂上实验的成功,在家反复做着实验;为了不误人子弟,一遍又一遍地研读教参。总之,我们老师要想适应时代,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反思,不断“充电”。

我们教师的一生,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只要拥有一颗“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心,无论月圆月缺,眼里终是桃李年年笑春风。(泰和第二实验小学余才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