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中的吉安故事(十七):三女跳崖

编者按: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包括井冈山在内的江西吉安全境都是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重温发生在江西革命老区党史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传承好红色基因,践行好井冈山精神,我们先开设《党史中的吉安故事》专栏,每天刊发一篇吉安党史故事。

本栏目由人民日报社江西分社和中共吉安市委宣传部组织,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吉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中心、井冈山报社承办,栏目内容由吉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中心审定。敬请关注。

今天我们刊发《党史中的吉安故事》第十七篇:《三女跳崖》。

1934年8月下旬,湘赣苏区主力红军红六军团奉命西征,湘赣省及一些下辖县的党政军机关,还有大批苏区群众陆续转移到安福武功山区,开启了湘赣边三年游击战争的序幕。

三女跳崖遗址

一天晚上,中共莲(花)安(福)萍(乡)中心县委妇女部长李发姑(又名李珊)和刘端英、郁怡花三人,刚在武功山白竹坪村完成群众安置工作,突然听到几声枪响。李发姑判断敌人可能已经包围了村子。眼看刚刚脱离虎口转移至此的苏区群众又要遭灭顶之灾,郁怡花提议:“为救群众,看来只有暴露我们自己,让敌人来追我们!”李发姑和刘端英都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于是,她们立即朝围捕的敌人开了数枪,并向群众撤离的反方向冲开一个缺口,顺利吸引了敌人的注意。

李发姑三人一边往山上跑,一边不断用枪声为敌人“指引”方向,就这样一直把敌人带到了她们的目的地——千丈崖。这时,子弹打光了,敌人也尽数被吸引到她们身后二三十米远的地方,看着山下白竹坪重归平静,想到群众都已安全转移,迎着敌人射来的一束束手电光,感受着崖下袭来的阵阵山风,李发姑三人格外镇静:宁可牺牲,也不能落在敌人手里当俘虏,更不能做革命的叛徒。就在敌人步步紧逼,叫嚣“不要开枪,抓活匪婆”时,三人在李发姑轻喊的一声“跳”中纵身跳下山崖……

“第二天清晨,重伤的李发姑和郁怡花相继醒来,而刘端英已壮烈牺牲。两人掩埋了刘端英的遗体后相携而行,上山砍柴的李敬香老人救下了两人,并将她们送往大坪高岭医院治疗。伤未痊愈,李发姑和郁怡花两人又投入到紧张的革命工作中去了。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