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江西省泰和县的牛吼河,是禾水的支流,禾水是赣江的支流,赣江是长江的支流,它们,都是大海的女儿。
牛吼河水如牛吼。桀骜不驯。流到禾市镇被一座陂拦住了,这座陂就叫槎滩陂。
槎滩陂像一位负责的母亲,把天天跳跃玩耍的女儿拦了下来,告诉她“泰和之万岁乡,然里地高燥,力田之人岁罔有秋”,作为生命之源,应该让“闾阊免旱魃之灾”,“黎庶颂阳侯之德”。于是,这位听话的乖乖女,沿着南干渠,北干渠,走进了田头地角,滋润每一寸土地,灌溉每一棵庄稼。
一晃千年光景。2016年11月8日,在第二届世界灌溉论坛暨67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传来好消息,江西省泰和县槎滩陂水利灌溉工程被授牌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目前江西省内唯一一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槎滩陂,祝贺你!槎滩陂,走近你!
据史料记载,槎滩陂始建于公元937年,是江西最早的水利工程,为南唐金陵监察御使周矩父子凿石所建。“公卜居泰和之万岁乡。然里地高燥,力田之人岁罔有秋。公为创楚,于是据禾溪江之上流,以木椿、竹筱压为大陂,横遏江水,开洪旁注,故名槎滩。陂下七里许,又伐石筑减水小陂,渚畜水道,俾无泛溢,穴其水而时出之,故名碉石。乃税陂近之地,决渠导流,析为三十六支,浇灌两乡九都稻田数百顷亩。”
“槎滩陂”,无声地念着这三个字,就觉得像在月圆之夜步入空庭,清朗月光在刹那间照遍了全身,浸透了肺腑。竹木成筏,两岸前行,览走过多少名山大川,好象没有哪一处比“槎滩陂”更宁和、透彻;读过多少名言、格言,好象没有哪一个音节比“槎滩陂”更充满清气。“槎滩陂”是一种境界:自然、平静、清澈、淡漠无痕、空阔无边。
人生如水,至性随缘。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水稻靠水,人靠水稻。一水一稻,千水千稻;一人一口,一口千稻。水在种水稻的南方,弥足珍贵。陂立水改道,一江春水向稻流,流的是金,淌的是银,带来的是希望,所到之处,遍地上善、遍地乡愁。
槎滩陂能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法眼,永葆辉煌,还取决于周矩的目光长远。根据正统(明英宗年号)十四年的《槎滩碉石陂事实记》载,古陂建成后,周矩“既而虑椿筱之不继也,则买参口之椿山,暨洪冈寨下之筱山。岁收椿木、春茶、竹筱,以资修陂之费,而不伤人之财。二世祖仆射羡公以先公之为犹未备也,又增买永新县刘简公早田三十六亩六、地五亩、鱼塘四口、佃人七户,岁收子粒以给修陂之食,而不劳人之饷。”与此同时,当地士绅共同协商,订立了槎滩陂的管理制度以及用水公约——“五彩文约”。从而杜绝了“以陂谋私”,避免了纷争,更好地治理着陂堰,
槎滩陂,钦佩你!槎滩陂,传承你!
陂坝不言,其功巍巍;陂水泱泱,其德彰彰;陂向前行,其水盈盈。每次独自坐在水边,或垂钓,或静思,水气飘动,云影翻移,槎滩陂像一幅有诗的画,无墨的字,风抚的琴。而远去的陂水也在不断涤荡着我的心灵,躁动的心被这水的灵气滤化,心情便如行云般自由,也如流水般流淌,廓然无累。
新中国成立以后,槎滩陂由泰和县水务局槎滩陂水管会负责保护、管理、维护。穿过历史的尘烟,千年流淌。槎滩古陂足迹所至,万顷荒野变成了沃土良田;一个个村庄星罗棋布,一幅幅美丽画卷次第打开。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槎滩陂在吉泰盆地父老乡亲的口中、在中华儿女的心中、在世界灌溉工程史典籍上,熠熠生辉、千古流芳。
我愿是槎滩古陂里的一滴水。
作者:黄从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