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组织大学生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近日,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星火童心”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队组织师生来到江西省泰和县老营盘镇,为当地留守儿童开展心理辅导、趣味运动、党史学习、故事分享、绘画学习、防溺水宣传、电影下乡等系列志愿服务关爱活动,帮助当地儿童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优化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为当地乡村振兴、提升乡村教育水平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团委老师付自强与老营盘镇领导进行签约仪式。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汝铃 摄
近期教育部提出要积极吸纳大学生志愿者、社会专业人士等参与学校托管服务,实践队此次社会实践正是相应教育部的号召,并且我们服务的地点正是在富有革命历史传统的泰和县老营盘镇,当年取得第三次反围剿重大胜利的老营盘战斗就发生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能够在这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也是发扬南昌大学学生“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新时代青年担当的表现。
一堂生动有趣的趣味课堂,开启破冰之旅
7月16日,在结束了与家长和小朋友们的见面会之后,实践队组织了一场特别的趣味游戏,开启了与他们的破冰之旅。孩子们纷纷向大家展示他们的团队成果。随后“名字蹲”““蒙眼画五官”“数字炸弹”等趣味游戏轮番上演,不仅增加了小孩子与队员们的亲密度,更加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学会团结和协助,在互帮互助中成长。正如实践队的口号——“星火童心,筑梦乡村”一样,我们将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去点燃留守儿童心中的希望,给予他们最大的关心和帮助,点亮他们心中的那盏灯。
童心向党,绘梦祖国:用画笔描绘出彩色的百年大党
一听说有绘画课,小朋友们早早地来到教室并整整齐齐坐在自己位置上,实践队队员陈雨宣开始给大家开展“童心向党 绘梦祖国”主题课程。“小朋友,大家在画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线条的运用,好看的线条诞生于不断的擦、画之中”。
这堂课主要是激发小朋友对绘画的兴趣,课程中对线条画法,图形画法,色彩搭配,构图技巧等知识,以充满趣味的讲解方式给小朋友们打开了通往二维世界的大门,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引导他们去发现美、感受美、记录美。每讲完一个要点知识,陈雨宣都会逐一给出示范,并且布置了一项当堂作业,逐一检查完成情况,把握学生对所授知识的理解程度。
在画画过程中,陈雨宣密切关注他们的动态,并对其进行一对一指导。有个小朋友因为觉得自己画的画不如别人而在一旁哭泣,陈雨宣和队员们耐心安慰,并和他细致讲解绘画技巧,不一会儿,这个小孩子就又重新回到座位上认真画着画。陈雨宣对已完成的作品进行点评,并布置了两个绘画主题——“亲情”和“祖国”让小朋友们构思内容,告诉他们,画的好的将可以在几日后的画展上进行展示。
图为“童心向党,绘梦祖国”画展盛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付自强 摄
“你看,这是我画的国旗”“这是我画的爸爸妈妈,还有我自己”一群孩子们正挤在那里踮起脚跟和其他人解释着自己的作品。经过几天的绘画学习,实践队在人流量较多的地方布设”童心向党,绘梦祖国“画展,展出这些天小孩子们画出的各种各样的绘画作品,以及他们对家长、对老师们想说的话。这些绘画里面,有的是以党和祖国为主题,有的画了一家人手牵手,有的画了海绵宝宝等动物,充分展示出孩子们对党和祖国的热爱,他们用彩色的画笔描绘自己的想象的党和祖国最美的样子。“孩子们画的太好看了,他们之前可能连什么都不懂,经过几天的学习,也掌握了很多绘画的知识,真的要好好感谢南昌大学的这些大学生们”,老营盘镇镇政府工作人员龙菊芬这样给实践队成员点了个大大的赞。
寓教于乐:一堂有趣的党史知识竞赛课。
为培养留守儿童们学习党史的热情,提升他们对党史的知晓度,将党史学习教育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深入儿童群体,实践队开展了一场党史知识竞赛。竞赛采用小组计分制,实践队成员周汝铃带领小朋友们回顾百年党史,重点介绍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的重大事件及伟大成就。知识竞赛答题环节充分调动了小朋友们的积极性,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举手抢答,生怕被其他人抢先一步,大家高高举起双手吸引老师注意,把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活动帮助孩子们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做新时代的接班人,激励他们把党史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内在精神动力与学习动力。其中一个小朋友张卿表示,老师首先对党史知识进行了讲解,之后再进行知识竞赛,这样有利于我们熟悉一些不清楚的历史,并帮助更好记忆这段历史,以后还要学习更多党的历史知识,让自己的知识变得更加丰富。
让留守的花朵在阳光下绽放: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7月19日,借助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既有的“舒怀”心理工作室力量,实践队开展了一场“以我之语,舒你心怀”主题心理讲座,帮助孩子们疏导心理压力,理解父母外出务工的艰辛和不易,教会他们如何更加独立和自强,如何学会树立自信。实践队队长杨伊然也是“舒怀”心理工作室的负责人,她为大家讲解和介绍了一些心理健康知识以及心理健康及不健康的表现,让小朋友们对心理健康有了一些基本的概念。此外,她还介绍了心理干预技术,现场带领大家进行放松疏解心理压力,大家跟随音乐进行放松。这是杨伊然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次她深刻感受到了关心关爱对留守儿童心理疏导的重要作用。
实践出真知:探寻大山里的仰望
在每天结束了当日的课程后,实践队队员都会兵分两路跟随到一些留守儿童的家中进行家访,去倾听大山里孩子们的声音,调研了解他们家庭的情况,为更好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信息支撑。队员们跟随上课比较活跃的张卿同学到他家中,并为他带来实践队精心准备的南昌大学文创产品。张卿同学家内陈设整齐,朴实无华,没有过多的陈设。他的父亲非常热情地为我们介绍了家里的情况,因为他腿脚不便,只能在家附近进行活动,村里的干部每天都会安排人给他打电话进行慰问。他告诉队员,如今国家富强了,政策变好了,原来住院三天几乎要花二十万,现在医保可以报销90%,说着说着他的脸上漏出了开心的笑容。队员周汝铃表示,以前很少与山里的村民聊得这么深入,张卿一家人热情好客、纯朴善良,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曾经红军在此进行革命斗争时期与当地群众产生的浓浓军民鱼水情。
图为指导老师付自强带领同学们进入五丰村进行调研。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翔 摄
由于活动开展地主要在老营盘村,为了解更多其他村子的情况,另一支实践分队先后来到老营盘镇竹山村、富足村、五丰村、岚丰村等地,实地了解该地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在村委工作人员的介绍下,了解到大部分村子的留守儿童比例高达80%以上,而其他的小朋友也只有父母一方在家,跟随爷爷奶奶长大的孩子们大多性格腼腆,生活独立。但是与他们的交谈中发现,该地村小学教育条件较差,一般只有一个老师,学生到了三年级后需要前往镇上的中学读书。读七年级的五丰村吴梦同学父母都在外打工,平时跟着奶奶生活,好在他们比较懂事,学习成绩也较为良好,他们梦想考一个好大学,将来好好回报自己的家人。值得一提的是,村里有一位妇女主任,她的儿子是一名大学生,平时都会参与公益支教活动,目前正值假期,他在家开设各种课程,每天帮助村里的小学生和中学生解决一些学习上的问题,用这种方式为自己的家乡做着力所能及的奉献。实践队联合当地政府、学校和家庭,全方位掌握信息,帮助留守儿童分析问题、树立良好导向。
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星火童心”实践队将立足于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这一主题,继续相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继续完善服务体系,继续组织更多优秀青年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服务实践中,为当地的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快乐的暑期作出青年大学生应尽的贡献,进一步推进乡村教育提升,改善当地教育环境和条件,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教育支撑不断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 付自强 杨伊然 张翔)
图为实践队与老营盘镇小朋友们的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付自强 摄
来源:中国青年网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