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龙镇有一支特殊的红色娘子军,她们既是平安志愿者,又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但老百姓更习惯亲切地叫她们“敲门嫂”。
她们每天穿梭在村中的各家各户,谁家有需要,谁家要帮忙,“敲门嫂”就出现在哪里。她们关爱老人、辅导留守儿童作业、调解纠纷、化解邻里矛盾,营造和谐的邻里氛围。
回应群众所需所盼,“敲门嫂”志愿服务队应运而生。小龙镇早年因钨矿的开发建设等诸多原因,现已成为泰和县最大的棚户区,有老旧低矮棚户房1327套,常住人口700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280人,空巢老人190人,残疾及精神障碍患者68人,老龄化问题相当严重,基于这种现象,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小龙镇党委政府坚持问题导向,回应群众所需所盼,积极探索创新“我为群众办实事”新方式,创建了“敲门嫂”志愿服务队。“敲门嫂”们不时敲一敲空巢、独居老人的家门,帮助老人买菜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晒被、修剪头发、整理衣物等。很快,一支由村(社区)妇女干部牵头,老党员、老干部、老职工、热心居民组成的“敲门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应运而生,她们做着常人认为微不足道的琐事,用自己的爱心善心感动着身边老人孤独的心。
积极探索,着力推进“三大工作载体”服务群众。立足辖区老年人多、困难人群集中的特点,小龙镇党委政府以为群众办好事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着力推进“三大工作载体”服务群众:一是紧扣老人们的生活需求、情感需求、健康需求,“敲门嫂”上门帮助老人买菜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晒被、修剪头发、整理衣物,并协助化解邻里纠纷、排查地质隐患、宣传有关政策、解决群众所需;二是政府引导,依托“互助养老之家”,由“敲门嫂”志愿服务队组织运营爱心大食堂,为辖区群众特别是老年人提供健康、平价、优惠的餐饮服务;三是统筹电信、供电、环卫等职能部门组建志愿服务队,围绕群众实际需求,结合部门职责,提供电信维修、管道疏通、环境整治等专项服务,解决群众的急事难事。
服务群众无小事。“敲门嫂”志愿服务队创建以来,群众反响热烈,热心群众积极参与,我镇现有“敲门嫂”约70人。“敲门嫂”们“敲”来了小龙新秩序,“敲”出文明实践新风尚,“敲”响了邻里幸福门,我镇邻里之间的纠纷少了,邻里之间更和谐友善了,人居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下一步,我镇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落实“民有所呼、我必有应”原则,持续推进“敲门嫂”志愿服务,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小龙镇 刘玉萍)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