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9月27日至28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时隔11年后,党中央召开的又一次人才工作会议,是人才工作的一件大事。
为更好地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讲话精神在吉安落地见效,“吉安组工微讯”现推出“组织部长谈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专栏,集中刊发各地组织部门学习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文章。
下面,跟着小微君一起来学习泰和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廖勇的心得体会。
构筑人才中心 打造创新高地
泰和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廖勇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以“四个面向,八个坚持”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做好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市第五次党代会宏伟蓝图,泰和县将从三个方面发力,抓好人才工作。
凝聚爱才重才的共识。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组织部门作为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的职能部门,必须履行好牵头抓总职能。重点完善三项制度:重点工作提示制度。结合人才工作述职,按照“一单位一提示”的办法,对人才工作重点任务突出短板进行交办,并将完成情况作为考核重要指标,锻长补短,定向补齐。定期业务培训制度。充分运用领导干部论坛、领导小组联席会议、专项政策解读等平台,每季度开展一次人才工作业务学习研讨,提升业务能力。考核联动互证制度。将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科研奖补、高企申报、政策兑现等同频共振,加强信息共享和成果互证,浓厚工作氛围。
锁定引才聚才重点。要借助赣深高铁通车、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等重大契机,着力吸引和集聚人才。做到“三个提升”:提升精度。千方百计招引与泰和发展需求“适销对路”的人才,聚焦我县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和绿色食品大健康、智能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以及乌鸡特色产业发展所需,聚焦高精尖、瞄准急紧缺,释放企业主体作用,扩大总量、提升质量、激活存量。提升温度。拿出专项事业编制,引进财政金融、工业经济、规划建设、教育医疗、电子商务等专业人才,强化民生保障智力支撑。提升黏度。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常来”的理念,以泰和籍高层次人才、合作院校专家、赣籍青年学子联合会等作为对接重点,创设“特聘专家”“周末工程师”“青年创业社区”等载体,打造“工作生活在外地,成果贡献在泰和”的人才飞地。
搭建留才用才平台。要为人才搭建一流的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重点搭建三个平台:校地合作交流平台。要持续深入拓展与中科院、社科院、浙大、江师大等校地院地合作,适度引入企业力量,既注重高屋建瓴,也注重紧贴实地,“把人才吸附在当地,把技术传承在泰和”。产业联盟承接平台。按照地缘相近、业缘相关、人缘相亲的原则,整合主导产业中分散化的研发力量,集聚院校人才资源,组建产业技术联盟。配套出台金融、财税等补贴或资助政策,集中优势资源对重大技术创新、重要研究领域和产业共性技术研究提供资金支持。政策供给服务平台。严格兑现市“庐陵英才”计划等系列政策,进一步结合泰和实际优化完善人才政策落地方案,按照产业重点优先、资金使用集聚、项目承接匹配“三原则”,提升人才资金使用实效,确保政策供给到点到位、政策红利充分显现、人才生态良性成长。
来源:部机关人才科、泰和县委组织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