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神山村党支部书记彭展阳格外忙碌:“乘着红旅融合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的东风,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商议下一步旅游规划,预计投资规模近两亿元,全体村民以资......
连日来,神山村党支部书记彭展阳格外忙碌:“乘着红旅融合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的东风,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商议下一步旅游规划,预计投资规模近两亿元,全体村民以资源入股,持续享受发展红利。”已获多个国字号荣誉的神山村,正以“打造文化符号”为创意,全力申报国家AAAA级景区。
2016年春节前夕,在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井冈山市神山村。六年里,这个地处罗霄山脉的典型贫困村发生着神奇巨变。
牢记殷殷嘱托,红土圣地续写新的时代荣光。“十四五”开局,吉安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视察井冈山重要讲话精神,以“作示范、勇争先”的坚定决心,坚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新时代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样板。
坚决牢守底线 防止规模性返贫
近期,“‘遇困即扶’快速认定帮扶工作方案”、“‘六大巩固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5大“高含金量”政策文件密集出台,在全省率先实现乡村振兴学院组建全覆盖,为吉安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再筑坚强屏障。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吉安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重点防范“三大风险”(因灾返贫风险、因疫返贫风险、产业选择风险),持续深化“遇困即扶”,实施“六大提升行动”,守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吉安率先开发大数据防返贫监测帮扶平台,全域推行遇困即扶智慧化管理,使13个行业单位共享防返贫监测预警信息,7天内可完成从“发现”到“纳入”全部流程。截至目前,全市现有脱贫人口总数34.34万人,累计识别监测对象4691户15221人,未发生一起致贫返贫事件。2022年,在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方面,吉安跑出了“加速度”。
动真格,重实效。吉安坚持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政府、行业、社会、群众“四位一体”合力推进乡村振兴,组建3238人组成的市、县、乡、村四级乡村振兴信息员队伍,并向“十三五”脱贫村、“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村、省市红色名村等选派第一书记976人、驻村队员1847人,新老驻村工作队实现无缝衔接。借力“互联网+”,今年以来全市销售帮扶产品价值1.3亿元。
持续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2022年以来,全市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2.11万人,295个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就业1.5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2000余人;全市无辍学现象发生,基础教育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签约33.8万人。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15元,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670元。
聚焦富民产业 筑牢乡村振兴根基
走进吉安县梅塘镇河源村500余亩食用艾草基地,30多位村民正在田间忙着采摘艾叶,负责人裴鸣鹏介绍,基地推动食用艾品尝、药用艾体验、农家乐等多种业态融合发展,吸纳全村53户脱贫户入股,带动周边120余人参与务工,创造务工收入50余万元,村集体增收4.4万元。小小艾草,成了当地富民“金叶子”。
脱贫后如何为脱贫户提供持续稳定的支撑?发展富民产业,乃是巩固脱贫成果的根本之策。《吉安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明确提出,着力构建脱贫攻坚后续发展长效机制,做大做优主导产业,激发内生动力、提升发展能力,确保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加持续、群众更加有获得感。
纵观吉安,农业产业风生水起,一批批依托特色种养业、特色加工业,发展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纷纷崛起。过去一年,全市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迅速壮大:泰和县与浙江大学共同开展乌鸡产业技术联合研究;遂川县把小茶叶做成大产业,带动约10万群众增收致富;吉州区长塘镇在京创业人士返乡创业,创建了面积1000亩的芦笋产业基地……目前,六大富民产业(井冈蜜柚、绿色大米、绿色蔬菜、有机茶叶、特色中药材、特色竹木)总面积超过650万亩,58.3%的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倾斜于产业发展。
吉安通过订单生产、就业务工、土地流转、入股分红、资产托管等模式,构建脱贫户与新型经营主体长期稳定的链接机制,助力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截至目前,全市培育带农益农经营主体6872个,村级(联村)扶持产业基地1662个,培育具有带动能力的合作社1171家,全市570个脱贫村全部发展了特色产业;脱贫户10.03万户34.4万人,其中9.7万户获得产业发展扶持,产业帮扶覆盖率达96.7%,脱贫户依托产业的稳定增收前景充分显现。
为探索实践乡村振兴新路径,吉安启动实施“211”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打造吉水县、泰和县2个示范县,井冈山市茅坪镇、柏露乡、葛田乡连片示范区,将100个具有吉安特色的红色名村打造为乡村振兴的示范工程,对示范区域实施集中支持、精心打造,通过局部、点位的示范,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带动区域整体振兴,力争2年内创建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吉安上下将牢记总书记嘱托,继续锚定全面建设“六个江西”目标,大力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以“作示范、勇争先”的坚定决心,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文/井冈山报全媒体记者 严爱群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