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主播李慧带您听泰和 | 碧溪皆可游 · 张昱煜


听见泰和

听见你我心中家的声音

谢谢您的关注!“ 泰和风 ” 将陆续推出《主播带您听泰和》栏目,让泰和县融媒体中心的美女帅哥主播为身在天南地北的您,带来家乡最亲切美好的声音!


本期主播

我叫李慧,是碧溪中学在校的一名初二学生,是一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女孩。

碧溪皆可游

来往井冈山的路上,心里记下了一个地方:碧溪,就像是唐诗宋词里走出的名字,嘴唇轻轻吐出两个字,空气中便弥漫了别样的意蕴和雅致。

蓝天白云下,最先吸引我的是游家村的村招牌,村名写在三个大大的竹圆箕上,黑色的正楷大字,遒劲有力,配上飞檐翘角的马头墙,古朴的韵味扑面而来。

盯着竹圆箕上的村名,我脑海里顿时浮想联翩:游姓在南方很少见,应是郑穆公之子公子偃的后裔,后来在祠堂里看到“子偃遗风”的匾额,心头一喜,按我的猜测,十有八九,这个江南小村,是从黄河边迁徙而来,一路上,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雨一更,游氏子民能千里迢迢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应该是宜居的风水宝地。

遇见五十多岁的游仁生,想问问他这个村子的历史,他戴着草帽,露出一口黄牙,牵着小孙子的手,正坐在过道边闲聊呢。见我问话,他连忙改用拗口的普通话和我拉家常:“我们村里有一百余户人家,现在这一排大房子,是游姓的一个大家族里五个儿子所建。这五个儿子,个个精明能干,不光靠种田发家,农闲时还做木头生意,通过水路贩卖到外地,所以才做起这么宽敞的大屋。”

我又一次打量着这一排大房子,青砖灰瓦,内为砖墙和木架结构,外附侧屋和庭院,高大的红石门框,大门上方有改良后的“天窗”,利于采光。屋檐和窗棂处,精美的雕刻和绘画,透出主人不凡的气度和儒雅的情趣。

鸡鸭悠闲地摆动着身姿,免费为我们带路。绕过一口圆圆的池塘,可见中西合璧的民居,上面是飞檐翘角马头墙的庐陵风格的建筑结构,下面的墙基是西式的拱形的廊门,红红的对联上写着:维学治身忠厚处世,良善为人睦邻友族。一中一西,在一处老屋子上融合着,相得益彰。灰瓦像老屋的眉毛,经年里,瓦缝间泛着青苔和碧草,一睹便知老屋的年龄和底蕴。这个村,这个走过千年、品味着冗长岁月的游家村,不一般呐!

喝着醇香的腊八酒,吃着乡亲们亲手做的豆粉米果、千层糕、糍粑、竹筒饭、炸麻圆、醋姜、煮花生,吹着穿堂风,坐在吱呀作响的竹椅子上,悠闲地靠着砖墙,犹如回家的感觉。

吃完可口的农家饭,车子载着我们,在一片绿海中穿行着。眼前,每一丛竹子,都如侠客,每一棵樟树,都像义士。远处,青山隐隐,白云悠闲地叠加着奇峰。风,带着一股田园和庄稼的轻甜和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空气纯净得可以罐装出口,顿觉心清气爽。

横跨在六七河上的飞锡桥,三孔单拱,而河两岸草木葱茏,桥下河水清澈见底。走过飞锡桥,就看到掩映在绿树中的飞锡古阁。现古阁已经是一个四周熏得焦黑的大香炉,证明着这里的香火鼎盛

游在碧溪,优哉游哉!碧溪的景致很多,里山村西坑垄的白马寺,牛牧村六八河旁的石人公,三峰村梨树下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类文化遗址,三峰村体验式观光农业的蓝莓基地等,可惜时间仓促,没有一一前往,留点念想,下次再来。

碧溪以“绿色”和“古韵”发来邀请函,青山绿水间长出的古民居、古阁、古寺、古桥,犹如采茶戏一般,需要观者闭着双眼细细品味的。再一次回眸碧溪,恍惚间,心中涌起一股诗意:红树酣醉秋色,碧溪轻弹夜弦。在碧溪,一不小心,我也做了一回诗人

张昱煜女,江西省吉安市人,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吉安市散文学会副会长,供职于江西省煤田地质局,曾在《思维与智慧》、香港《大公报》、美国《侨报》、《现代家庭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诗歌1300余篇,江山文学网签约作者,在“海峡两岸•西王母杯”全国散文大赛中获二等奖,在第二届全国吴伯萧散文大赛中获优秀奖。出版散文集《己心温暖》。与人合著《千年荣耀—庐陵文化精粹》和《吉州民俗》,业余爱好摄影,旅游,收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