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沪”抗疫日记③】今天我进方舱了

这个春天不平静,也注定不平凡。我院冲在前线的援沪医疗队员们,战士般勇敢坚韧,筑起战疫的防线,方舱里的温情,相互间的打气.......在他们质朴的文字里,每一个看似“平常”的故事,都有着让人落泪的力量,援“沪”抗疫日记,走进他们的内心,泰医白衣战士们,谢谢你们!

刘理君:泰和县人民医院第一批援沪医疗队员,2009年9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主治医师,重症医学科医师。

坚强逆行 共迎花开

4月6日

闲暇之余,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新闻APP,看看疫情的数据变化情况。浦西开始正式进入全面封控状态,今天全市开展核酸检测,继续强化“非必要不离沪”.............医生的直觉告诉我:上海将面临一场不小的挑战。

我像往常一样值夜班,进入病房,查看患者的状况。电话突然想起,是主任的电话,我有点疑惑,这么晚了,主任找我什么事?得知自己被选调为援沪医疗队员,内心有点复杂。担忧是少不了的,但是更多的是一种被信任的荣幸,一种被需要的激动。作为一名泰医人,绝不退缩,义不容辞。时间很紧迫,清晨我与同事交完班后,回家拿了两套换洗衣服,和家人简单告别后,匆忙赶往医院集结。

4月3日,我与秦小燕、李玲文、刘月英、曾华丽4名同事及兄弟医院的同仁们一行踏上了前往上海的抗“疫”征程。抵达上海后,经过严格的院感防控培训及考核,重复进行防护服穿脱练习,一遍又一遍地抠细节。作为医疗队员即将进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4舱,直面“奥密克戎”。

4月6日,我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做好了进舱前的一切准备工作,精神饱满的初次踏入战场。N95口罩加外科口罩、双层帽子、双层鞋套靴套、双层外科手套、隔离衣加防护服、头套加护目镜,在感控老师的监督指导下顺利完成。可能是激动,也许心里忐忑不定,还没有进舱,身上就已经开始出汗。这时候,感控老师让我原地休息、调整呼吸。我心里默念到:“刘理君,加油,你是最棒的!”。

经过短暂的休整,通过医护人员专用通道,进入方舱医院病区。与同仁们进行交接班,针对上个值班期间发现的问题、解决办法和效果等,都要详细的进行交接。对于特殊的病人病情变化,有时候要进行床边交接班。交班后开始进行病房查房工作。方舱内,部分病人由于对疾病了解较少,会出现恐惧、焦虑紧张、失眠等情绪障碍,还需要耐心的进行解释和心理疏导。查完房后,我发现眼罩起雾厉害,1个小时后眼睛模糊了,但还要对着电脑开医嘱,写病程记录,对眼睛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我慢慢地摸索电脑系统,开出医嘱,不懂的就通过对讲机请教带组老师,所有病人的问题就基本处理好了。

根据安排,方舱医院实行轮班制,交接班后,感控老师指导一步一步脱完防护服,不停地进行手消毒,还算很顺利。脱完防护服出来,看看时间已是凌晨5点了,站在方舱外,看着忙碌的同仁们,虽然很累,但对我来说是弥足珍贵的经历,我大声的吼了一句,“上海,加油!”。队友们都到齐了,我们一起回到酒店门口集中全身消毒。回到房间,洗个澡,吃个泡面,我坐在酒店的窗户旁边,看着窗外春暖花开,生机盎然。我相信没有困难是不可逾越的,疫情一定会过去,光明就在眼前!夜深了,明天还要继续战斗。上海,晚安!

泰和县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队员 刘理君

2022年4月6日 上海

来源:泰和县人民医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