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难堪,泰和县妇幼保健院腹腔镜下侧腹壁子宫悬吊术托起女性幸福生活

近日,泰和县妇幼保健院成功独立开展了腹腔镜下子宫侧腹壁悬吊术加阴道后壁修补术,真正为泰和县子宫脱垂患者带来福音。

据悉,夏女士(化名),66岁,2年前始出现外阴口有块状物脱出,劳作后症状明显加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与生活。经过检查,考虑患者症状严重,建议患者住院治疗并完善相关检查。

5月25日,患者办理入院后,进一步完善各相关检查。妇产科副主任邱艳玲及经管医师刘艳兰在详细询问病史、严格查体、及辅助检查后诊断为:阴道前壁膨出II度,子宫脱垂II度。经妇科团队综合评估:考虑到患者综合情况,为患者制定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决定行腹腔镜下子宫侧腹壁悬吊术加阴道后壁修补术,同时做好全麻术前评估、充分的术前准备。


5月30日,由妇产科邱艳玲科副主任主刀及手术团队合作下,为患者实施了手术,手术过程相当顺利,术后患者恢复好,症状改善明显。6月3日,患者顺利出院。

腹腔镜下子宫侧腹壁悬吊术具有症状改善明显、手术创伤及并发症小、恢复快、出血少、复发率低等特点,患者可以保留子宫,术后保持子宫正常的轴向、盆底组织的完整性和正常的阴道长度,使患者术后享有较高的生活质量,能帮助大多数子宫脱垂患者解决子宫及阴道壁脱垂问题。


该手术的成功独立开展,标志着泰和县妇幼保健院妇科诊治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使患者获得了良好的就医体验,为子宫及阴道壁脱垂患者带来福音。


带你认识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及早、及时治疗很关键

据报道,大约有40%已育女性,会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子宫或者是阴道脱垂,并且到绝经之后子宫脱垂程度会加重。而80岁以后的女性子宫脱垂发病率可达50%~60%。子宫脱垂严重影响我们女性朋友的生活质量。

子宫脱垂主要与妊娠和分娩、肥胖、衰老三个方面密不可分。尤其老年人女性盆腔肌肉组织松弛,肌膜韧带的纤维组织减少,导致盆底的支撑力不足,如果合并长期便秘、咳嗽,长期腹压增高,更容易导致子宫和阴道“掉下来”。因此,老年女性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通过饮食调理、合适的运动促进胃肠蠕动,改善便秘的情况。

子宫脱垂及早、及时治疗很关键。单纯的子宫脱垂并不会像癌症那样危及患者的生命,但是这种长期不能自愈并逐渐加重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


子宫脱垂是可以治愈的

有关文献指出,大约只有7%~14%的女性在发生子宫脱垂后会选择就医,大部分女性都选择默默忍受。其实,不同脱垂程度的治疗策略大有不同,女性朋友切勿畏疾忌医。

I度轻型:宫颈外口距处女膜缘<4cm,未达处女膜缘;

I度重型:官颈已达处女膜缘,阴道口可见子宫颈。

Ⅱ度轻型:宫颈脱出阴道口,宫体仍在阴道内;

Ⅱ重型: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

Ⅲ度宫颈与宫体全部脱出阴道口外。

I-Ⅱ度脱垂,程度较轻且较为常见,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日常很难察觉,常在妇科检查时发现。该类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方式治疗,如盆底肌训练和物理康复治疗。尤其是产后女性,可以进行凯格尔运动或者盆底功能治疗仪等来恢复盆底的功能。泰和县妇幼保健院女性盆底中心的康复治疗师团队在盆底肌康复训练上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可以通过电刺激、生物反馈、磁刺激等方法帮助产后妈妈解决后顾之忧。

Ⅱ-Ⅲ度子宫脱垂,即子宫颈和阴道前后壁已部分脱出阴道口外,且常会有会阴下坠不适感。这类患者如果仍有生育需求,建议在专业医生帮助下,使用子宫托,支持子宫、子宫颈及盆底组织,使子宫及阴道壁不致下垂,结合盆底肌训练,可以减轻或消除症状。


各类型子宫托

Ⅱ重型或Ⅲ度子宫脱垂,即子宫已大部分或全部脱出阴道口外,常伴有下坠感及腰骶酸痛。严重子宫脱垂患者可以选择手术治疗,可以经阴道或腹腔镜或机器人手术进行盆底组织修复。   

根据脱垂的程度及盆底组织薄弱的程度决定是否需要采用植入人工合成网片来加强子宫和阴道壁的支持,从而改善治疗效果并增加持久性。此外,随着微创技术的提高,腹腔镜治疗子宫脱垂的应用愈加广泛,使用手术机器人,能够完成人手难完成的缝合及盆底深部修复动作,提高手术效率。


子宫脱垂并非不可避免

更年期的妇女平时注意劳逸结合,产后妇女做到充分休息,老年妇女日常注重营养、多做提肛训练,都可以有效地防治子宫脱垂。




预防子宫脱垂小贴士

均衡饮食、加强营养:饮食宜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纤维饮食。多喝水、吃粗粮、蔬菜和水果等食物。

避免长时间站立、久蹲,避免咳嗽等增加腹压的动作。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便秘者也可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或使用缓泻剂。

坚持做收缩肛门的运动,增强盆底肌肉力量。

避免产后过早体力劳动,产后应积极进行盆底肌锻炼,尽早做盆底康复治疗。



来源:泰和县妇幼保健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