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县举行白口城址考古发掘开工仪式

10月12日,泰和县举行白口城址考古发掘开工仪式。白口城址考古发掘项目领队、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二级研究员董新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瑞峰,江西省文旅厅文物保护处处长、文物考古研究院书记王琴红,吉安市文广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肖承斌,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龚奎林,廖文来、范毅、曾向荣、王志宏等在家的县四套班子领导及其他副县级以上领导,以及中国社科院和江西省考古专家、学者,省、市文旅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仪式。县委副书记、副县长高中华主持仪式。

上午9时50分,李瑞峰宣布开工!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李瑞峰:现在我宣布!泰和县白口城考古发掘现在开工!



仪式上,董新林介绍了本次考古发掘的相关情况。他说,今天启动的白口城遗址考古工作,将是第一次持续地对白口城址进行的大规模的、科学的考古发掘。白口城遗址作为探讨庐陵文化的重要“窗口”,是泰和县文化旅游大发展的重要依托。白口城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也会为白口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为泰和县文化旅游的腾飞助力。我们白口城考古队从今天启动开始,将会立足于尽快搞清白口城形制布局、始建年代和历史沿革的学术目标,运用精耕细作和关键性解剖发掘等城市考古方法,做好白口城址的发掘和研究工作。并将依托白口城址考古发掘工地,依托白口城为代表的郡县城市考古发掘资料,定期举办专业性的学术研讨会,宣传泰和县历史文化,推进庐陵等区域文化的深入研究,力争为江西省培养一批城市考古的专业人才,进而推动江西省历史时期考古的发掘和研究



王琴红表示,此次白口城址考古发掘开工对于助力赣鄱文化寻根探源,填补本区域的考古研究空白,探索赣中腹地的历史进程,特别是带动和提升省、市、县三级考古研究工作水平,开展多学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科学系统的勘探和发掘,能够进一步厘清白口城址的整体布局和结构演变,揭示汉代江南地区的城市规划、政治格局、社会组织等方面的诸多奥秘,为丰富和完善汉代的江西、汉代的中国、汉代的世界提供珍贵史料和历史图景,为城市考古学提供更为丰富的研究案例。



廖文来在致辞中说,这次考古发掘,是对口支援深化合作的铆点。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先后有3处遗迹遗址入选国保单位、12处入选省保单位。特别是白口城遗址考古发掘,抢抓中国社科院对口支援的契机,借助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雄厚的专业力量、顶尖的专家团队,常抓不懈推动考古发掘工作。工作启动以来,专家组多次不辞辛劳,深入现场考察调研,精心编制考古规划,今天又正式启动发掘工作,树立了国家部委和革命老区,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共谋发展的成功典范。这次考古发掘,是庐陵文化深入探源的支点。白口城,是江西“西汉十八县”之一的庐陵县县治,是迄今发现的全省保存最完好的汉代遗址。前两次小范围“试水”发掘,出土了700多件文物,初步判断,极有可能是西汉时期赣中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次系统考古发掘,让遗址“活化”,让文物“说话”,必将填补赣文化历史空白,梳理赣文化完整脉络,为庐陵文化探源和阐释,提供有力的考古证据和实物支撑。这次考古发掘,是文旅融合深度推进的强点。白口城,是“赣江百里风光带”的重要节点,也是彰显泰和千年文化底蕴的璀璨亮点。这次考古发掘,将历史和现实两个时空场景共现,将文化和旅游两种元素紧密融合,既是体验考古科普、培植文化自信的最好教材,也是链接水岸景观、提升文旅品质的最好抓手,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多功能综合平台。我们坚信,这次考古发掘,必将揭开白口城尘封千年的“神秘面纱”,让历史、现实、未来的交响在嘉禾大地上共奏华章!

仪式结束后,白口城址考古发掘项目领队、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二级研究员董新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瑞峰共同挥铲开挖。

记者:刘祥 李若鹏 胡其俊 郭紫涵

一级审核:刘子骎

二级审核:李文智

三级审核: 贺国彬

监制:樊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