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模乡:组织吹哨强引领 党员报到守初心

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县委组织部统一部署要求,上模乡组织党员干部积极投入“党组织吹哨、党员报到”工作,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让党旗飘扬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哨棚上的旗帜——吹哨的动力源

“支部建在抗疫一线,党旗飘在哨棚上,身份亮在志愿服务岗位上”,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也是一线临时党支部在疫情防控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的生动写照。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上模乡第一时间成立上模乡疫情防控全员核酸检测临时党支部,为组织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坚守工作岗位,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临时党支部由参与哨棚疫情防控工作的乡、村两级党员及党员志愿者组成,支部书记由人大副主席张晓峰担任,临时党支部同时下设吉先锋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岗。全体党员服从乡、村(社区)党组织的统一调度及工作安排,在值守哨棚点悬挂党旗、“吉先锋”旗帜,佩戴党徽或袖章,筑牢疫情防控一线的战斗堡垒。

10面熠熠生辉的党旗将乡镇党员干部、村(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聚拢在一团”、“拧成一股绳”,为全体抗疫人员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我们把临时党支部建在哨棚上,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让‘党建+抗疫’工作开展在支部上,给党员提供了'动力源',让群众看到了‘主心骨’。”上模乡组织委员肖英说。

哨棚内的先锋——抗疫的主力军

动员全体党员亮明身份、作出承诺、争当先锋、树立形象。每名党员积极落实抗疫工作要求,带头认领责任片区,践行“我是党员我带头,我的片区我负责”的承诺,撸起袖子立即干,配好袖章、戴好党徽,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制度,严守抗疫一线。

机关党员干部走出机关、走到一线,和村党员干部共同开展值班值守、卡点登记、防疫知识宣传等工作,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各村成立党员志愿者队伍,构筑党员“联防联控网”,采取打电话、逐户走访等方式,对返乡人员和外地人员进行全面精准排摸,从严从紧从实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同时,对中高风险地区相关联地区返乡的重点人员实施严格管控,轮流为居家隔离者配送生活必备品和防疫消杀品,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坚强防线。

在疫情防控关键期,上模乡7名党员主动参与泰和城区疫情防控工作,坚守抗疫一线,上门核酸采样、重要区域消杀、搬运物资,“我是党员,又是退役军人,奔赴疫情防控一线责无旁贷”肖伟说。他们是冲在疫情防控一线党员的缩影,他们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险关头豁得出,担当疫情防控顶梁柱、主力军和排头兵,哪里任务最艰巨、哪里群众最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哨棚里的哨声——行动的冲锋号

“核酸采样、卡口值守、重点人员管控,是我们主要的工作,但是几点开始采样,谁去核酸送检,疫情防控卡口几人一组、怎么值班换班,这都是党组织安排好的,我们只管‘闻哨而动’,哨声一响,我们就冲锋!”一名坚守抗疫一线的党员说。强力的领导、清晰的分工让每名党员面对疫情防控工作都能心中有数、临危不乱,全力以赴。核酸采样现场秩序井然,忙而不乱,党员干部帮助村民填报信息、维持现场秩序,医护人员从准备到取样,再到收集、送检,整个过程有条不紊,精准高效。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上模乡发动党员群众参与引水自救、抗旱保收。采取“干部+党员+群众”的模式,由驻村干部组织,党员示范带头,群众自发出工出劳,头顶烈日奔赴田间地头摸排旱情、及时监测,准确摸排掌握辖区农作物受旱面积、受旱程度等底数,组织人员寻找水源,解决抗旱难题,担起抗旱责任。截至目前,全乡新增抗旱井16处,清淤疏浚18公里,投入使用抽水泵100余台,解决灌溉面积10000亩,切实做到防疫抗旱两不误。

作者:韦琴

一级审核:肖英

二级审核:古晓鸣

三级审核:李文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