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爱老暖人心 至纯至孝动人情——肖桂芳感人事迹

“明孝道,知荣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大力推崇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文明和谐社会的如今,肖桂芳以孝道为荣,以奉献为荣,几十年如一日地将自我的爱心一点一滴倾注在家中老人身上,她用赤诚孝心对中华传统美德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肖桂芳,49岁,是上模乡高芫村的一名普通妇女,但是在生活中她却是村里人人称赞的好儿媳、好女儿,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儿女,为人妇的高贵品质,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常怀孝顺之心。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是儿媳妇!但是在高芫村,却有这样一位儿媳,她不仅能赡养好家中老人,还悉心照顾丈夫身患残疾的叔叔。丈夫的叔叔无儿无女,早年又不幸落下残疾,生活各方面都十分不便,肖桂芳考虑到公公婆婆也已年迈体弱,丈夫工作十分辛苦,她便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叔叔的责任。问及她这么做的初衷时,这位淳朴的农村妇女只是腼腆地一笑,说她哪有什么初衷呢,不过是作为子女想要对亲人好一点,让叔叔有个较为舒适的晚年生活。有肖桂芳十多年如一日悉心照顾,无论是叔叔还是其他长辈提起她都对她赞不绝口,而肖桂芳也始终秉持着自己心中对老人的这一份孝心,即使自己也患有腰椎疾病,依然坚持敬奉孝道、无怨无悔、尽心尽责。她用诚挚的爱心和质朴的行动,诠释了“孝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感动了乡邻。

常怀关爱之心。肖桂芳不仅是孝顺的好儿媳,更是一位贤惠的好妻子。为全力支持丈夫工作,肖桂芳几乎把照顾家庭的重担揽在了自己一个人身上。家中有几十亩田,从播种到收获,每个阶段她都忙碌在田间地头,这位勤劳能干的妇女让家中井井有条,也让每年田间都有丰硕的收获,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回到家中,两个孩子和几个老人也是她在照顾。家中老人体弱多病、孩子的衣食住行都是需要她操心的,虽然家境条件不是很好,生活上有一定的负担,但是在田里干活回来她总是笑着进门,悉心询问老人今天是否身体舒服,有啥想吃的,她都会想尽办法去满足老人的需要。老人们在和别人聊天总是感叹——我们有福娶到了一个好媳妇!贤惠的好媳妇!婆媳问题是很多家庭常有的矛盾,但是在肖桂芳家只有和和睦睦,她总是说老公的父母长辈就是的自己父母长辈,人都会有老去的时候,晚辈都在看着呢!

常怀感恩之心。肖桂芳常对孩子们说“做人要常怀感恩之心,别人点点滴滴的帮助,我们都要记在心里,有能力时也要常帮助别人。”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家中,她无微不至地照顾好家中双亲,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在生活中,对于乡亲邻里的给予的关照帮助,她也铭记于心时时回报。她以身作则用行动教育子女什么是“感恩”,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个学习榜样,培养了孩子们优秀的品德。在她和丈夫的影响下,两个孩子品学兼优,乐于助人,对长辈也十分孝顺,一家人其乐融融,是乡里乡亲们羡慕的模范家庭。她的行动也感染了邻里,大家都称赞她,以她为榜样,孝顺父母和与人为善,形成了一股良好的风气。

肖桂芳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虽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她情真意切、孝老爱亲的点点滴滴却真真切切打动着人心。她用真情演绎了至纯至孝、大爱无言的孝道,也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农村妇女践行“孝老爱亲”传统美德的时代赞歌,成为众乡邻眼中“好媳妇”的典范。

作者:张璇

一级审核:肖英

二级审核:古晓鸣

三级审核:杨汉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