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泰和|“以虫治虫”!泰和开辟农业科技“新赛道”

“以虫治虫”

助力水稻害虫防治

眼下,泰和县57万亩晚稻进入拔节孕穗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也是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的高发期。当地正在积极推广一种全新的“稻蛛”共养模式,通过以蛛治虫的生物防治方式力求让水稻零农残、更健康。

在泰和县螺溪镇路边村绿色生物防控示范基地里,绿油油的禾苗铺满田野。来自井冈山大学“蛛联庇禾”研究团队正将蜘蛛人工投向稻田,准备通过以蛛治虫的方式来控制水稻害虫。

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肖永红:稻飞虱、卷叶螟、钻心虫是水稻里最主要的害虫,都是蜘蛛的捕食对象,其他的次要害虫蜘蛛也是可以进行捕食的,所以我们通过释放蜘蛛到水稻田里以后,我们就可以完全替代杀虫剂,不需要再使用任何杀虫剂,就可以控制水稻的各种害虫爆发。

据肖永红教授介绍,这些蜘蛛是从本土蜘蛛中筛选出的6种游猎型蜘蛛,它们无毒也不结网,都是主动出击捕捉害虫。每亩稻田的蜘蛛投放量为700只左右,通过蜘蛛捕食害虫,维护稻田生态系统。然而,蜘蛛只能控虫,却无法防病和除草。为此该团队探索出了一种“蛛联庇禾”技术水稻害虫防治新模式,减少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农药用量。

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肖永红:“蛛联庇禾”技术它包含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用天敌蜘蛛组合来控制害虫,第二个部分就是我们使用益生菌剂来防治病害,第三个部分我们就是用菜籽枯在田间酵解的这种方法来控制杂草,并且提供水稻生长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蛛联庇禾”技术的使用,来替代常规水稻种植过程当中所使用的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以达到水稻零农药种植的目标。

目前,井冈山大学“蛛联庇禾”团队研发的零农药种植技术已在江西、湖南、江苏3省10县(市)推广,涵盖早、中、晚3季稻,种植规模超3000亩,该技术已进入大规模推广阶段。

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肖永红:目前,我们生物防治的成本是要高于化学防治的,但是由于我们生产出来的产品我们的大米品质更高,所以我们在市场上的售价也是比较高,我们大概可以达到普通大米的2到3倍的售价,所以我们总体来说农户的收益也是增加的。

记者:李若鹏

编辑:左欢

编审:刘子骎

监制:贺国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