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科级干部能力提升班:沉浸式现场教学 让党性教育以“新”走“心”

聚焦改革新挑战 提升履职新能力

——县委党校2024年科级干部能力提升班开展党性教育现场教学

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不朽功勋,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10月31日,县委党校2024年科级干部能力提升班学员赴县革命烈士纪念馆、老营盘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万泰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等地开展党性教育现场教学活动。通过实地参观、现场教学等方式,让学员们深刻领悟伟大的革命精神,增强党性修养,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为大家积极投身“三区”建设,打赢打好“十大攻坚战”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奋进力量

上午8:30,学员们怀着崇高的敬意来到泰和县烈士陵园,大家肃立默哀、敬献花篮、朗诵《有一首歌》,深切缅怀为新中国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烈士,向党表达拳拳初心。在党旗下,大家庄严举起右拳,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凝聚砥砺前行奋斗不息的强大动力。随后学员们参观了泰和县革命烈士纪念馆,沉浸式地感受革命先辈以顽强的斗志、英勇的斗争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壮烈场景。



在老营盘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学员们认真聆听了黄公略带领红三军围歼国民党蒋鼎文第九师一个旅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环绕纪念碑瞻仰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和革命先辈的题词,大家无不为革命先烈的英雄气概和无畏牺牲精神所动容、所折服,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坚守初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在沙村镇万泰苏维埃政府旧址,学员们追寻革命先辈们的足迹,不时驻足观看、凝神思考,追忆那段浴血奋战、救亡图存的峥嵘岁月,不断汲取勇毅前行、不懈奋进的坚强力量。

赓续精神血脉 筑牢信仰根基

在“国家森林乡村”禾市熊瓦村,学员们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路,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叮嘱,感受心旷神怡的自然生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走过的村道小径,走过奋进广场、感恩路、同心墙、生态文明小道……边走边听镇村干部对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村调研情况及村史民情、村庄建设的介绍,感受村庄的发展变化,切身领会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


置身禾市槎滩陂,领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江南都江堰”的生态魅力。该工程为南唐监察御史周矩于公元958年始建,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仍发挥着显著的灌溉效益,被称为"江南都江堰",2016年被评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当官一任,造福一方”,望着一千多年后仍泽被后人的灌溉工程,周矩“不为己利,乐为民役”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周矩用他的实际行动,向后人传递着一种“天地之间,莫贵于民;悠悠万事,唯民为大”的为民情怀,也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让全体同志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精神的洗礼。



在螺溪镇周矩纪念馆,学员们认真聆听周矩筑公陂、恩乡里、行义举、树家风、育后人的故事。周矩对子孙的家教,首重“以德育人”。他谆谆告诫子孙“德为人之基、官之本,人无德则百事无成,官无德则威信全无”。周矩的子孙在外为官,多能恪守家训、不辱家风。纵观周矩家族与槎滩陂的故事,“以德育人”贯穿始终,这正是隐藏在周矩家族背后的家风密码,学员们对传承优良家风家训,勇担时代重任有了更深感悟。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担当是最好的传承。学员们纷纷表示,紧张而充实的党性教育是党校学习中的一段美好经历,不仅增长了党史知识,更汲取了勇担使命、奋勇拼搏的精神力量,将成为每位学员成长成才路上的宝贵财富。在今后学习和工作中,要继承和弘扬革命先烈和古先贤的优良传统,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履职尽责,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为泰和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何中华 简若佩 朱盼

一级审核:周相云

二级审核:赵凌桃

三级审核:张宙晖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